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青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评价

    李勇;刘亚州;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对人类具有很大的价值,尤其是在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是影响和制约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采取不同的评估方法对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分别进行了整体和分项评估,结果表明:整体评估方法得出青海生态价值量约为15428.7亿元/年,分项评估方法得出青海生态价值量约为13849.8亿元/年,但通过多种因素的权衡,最终采用分项评估法得出的青海生态价值量。科学合理的评价青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能够进一步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对更好地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并使其更好地、持续地为人类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5期 v.24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32 ] |[引用频次:30 ]
  • 湿地类型与格局对城市发展取向的制约作用

    王海霞;刘梦园;孙广友;

    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地理综合体和水陆复合生态系统,为城市提供了发展空间,并成为城市生态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湿地蕴涵强大的综合功能,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而且城市湿地类型和格局对城市发展的取向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湿地类型制约城市性质的形成,湿地格局制约城市景观生态结构及城市发展的取向;在对城市资源与环境的支持上,不同湿地类型的城市表现出不同特征,河流-海洋湿地融汇格局有利于城市向顶极形态发展。

    2010年05期 v.24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19 ] |[引用频次:12 ]
  • 基于生态足迹的吉林省生态脆弱性分析

    卢万合;刘继生;蔡文香;

    提出运用生态足迹的方法对区域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的观点,并对吉林省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生态足迹为1.805975hm2/人,可利用的生态承载力面积为0.663971hm2/人,前者是后者2.72倍,表现为较强的脆弱性。其中,化石燃料的用地需求为1.041998hm2/人,占总需求的57.7%,超出了总的生态承载能力,城市生物资源消费产品的生态足迹为0.464208hm2/人,农村生物资源消费的生态足迹为0.431932hm2/人,前者略高于后者。另外,根据吉林省生态脆弱性的评价结果,提出了本区提高生态承载力,降低生态足迹的具体措施。最后,总结了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优势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010年05期 v.24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41 ] |[引用频次:33 ]
  • 基于GIS与景观方法的拉萨地区生态健康评价

    刘丽君;张斌;王佑汉;邓茂林;余波;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区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以生态系统健康、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景观尺度的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和RS技术,以1km×1km为单元格,评价了拉萨地区的生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拉萨地区生态系统很健康区域占3.76%,健康区域占5.79%,亚健康区域占33.27%,不健康区域占到28.80%,疾病区域占28.38%,拉萨地区生态系统健康堪忧。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人类活动强度必须视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而定。

    2010年05期 v.24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30 ] |[引用频次:12 ]
  • 城市滨河景观生态建设评价与安全管理——以宝鸡市为例

    刘引鸽;宋军林;文彦君;

    城市滨水区的自然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对城市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依据城市滨河景观生态建设原则,采用公众调查问卷以及模糊统计方法,以宝鸡市为例对渭河滨水景观生态建设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滨河景观生态建设泄洪安全性较好,人工自然景观生态的审美欣赏性好,受到人们的好评,但滨水区生态功能、人工湖水面景观的亲水性和可持续性差,开放空间系统性不足。从景观视觉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城市河流的文化价值以及大众行为心理考虑,提出了强调景观生态综合效应、安全性以及加强城市滨水景观生态建设动态管理措施。

    2010年05期 v.24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58 ] |[引用频次:7 ]
  • 黄土丘陵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安家沟小流域为例

    林斌;邸利;张富;黄海霞;彭静波;

    以定西市安家沟小流域为例,参考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的建议,结合区域生态特征和所收集的数据特点及其可获取性等情况,从资源环境支持、社会经济响应和生态综合功能三个方面,初步选择了17项指标,分四个层次构建了表征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所选指标的基本含义做了简单叙述。

    2010年05期 v.24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59 ] |[引用频次:29 ]
  • 基于SD模型的新疆奇台县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

    于言哲;熊黑钢;

    利用系统动力学对新疆奇台县水资源的供需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该地区的特点建立水资源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该模型对奇台县2010年、2020年的需水量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出高、中、低三个方案,并进一步分析比较得出了适合于该县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方案,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010年05期 v.24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45 ] |[引用频次:15 ]
  • 2007年黄河干流宁夏段水环境质量综合分析

    董亚萍;任建东;

    依据《地表水质量评价技术规范》,通过对2007年黄河宁夏段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黄河干流宁夏段为Ⅲ类良好水质,与上年相比明显好转。

    2010年05期 v.24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2 ]
  • 近16年来新疆耕地与人口变化相关分析

    吐尼沙古丽·牙生;满苏尔·沙比提;

    利用1990~200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耕地与人口相关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16年来新疆的耕地变化过程、地域分异特征、耕地与人口相关性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地区耕地与乡村人口相关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近16年来新疆耕地面积呈现波动增加趋势,但增加速度缓慢,不同时段耕地年均递增率呈现高-低-高-低模式,耕地变化地域差异特征明显;利用2006年耕地与对应的乡村人口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耕地面积与乡村人口数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990~2006年新疆耕地面积与乡村人口之间的相关性呈正相关,并达到了0.01水平的显著性,且不同地区乡村人口数与耕地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在不同时期差别较大;1990~2006年期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0.0874hm2,年均递减率为1.46%,而劳耕密度呈现增长趋势,净增加0.1926人/hm2,年递增率为0.2754%,在不同时段人均耕地面积及劳耕密度的变化幅度及趋势不同。

    2010年05期 v.24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08 ] |[引用频次:5 ]
  • 基于经济区划视角的甘肃城镇体系结构分形研究

    韩志文;白永平;张艳萍;

    在分析甘肃城镇体系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似性将甘肃省划分为陇中、河西、陇南、陇东、甘临5大经济区域。通过计算各个经济区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分析了经济区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特点;用关联维数分析了经济区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总结了目前各大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经济区划视角,未来甘肃城镇体系发展的相应对策。

    2010年05期 v.24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74 ] |[引用频次:10 ]
  • 塔里木河干流区农业经济增长水平机制分析

    苏蕾蕾;韩春鲜;

    采用区位熵、多样化指数、标准差和离差分析了1995-2007年期间塔里木河干流区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及其空间差异;用弹性系数分析了塔河干流区5个县、市的农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研究表明:1995-2007年,塔里木河干流区是主要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其农业专业化水平比较高;塔里木河干流区农业内部结构趋于优化,但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水平在增大;影响塔里木河干流区5个县、市的主要动力有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农业机械动力、化肥用量。通过此研究知道了塔里木河干流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5个县、市的影响动力,为政府等相关部门制定提高塔里木河干流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政策、措施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010年05期 v.24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2 ]
  • 景区周边环境范围定量界定—山岳型景区山西绵山实例研究

    胡炜霞;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现代化的推近,景区周边涌现出了大量与景区不协调的问题,同时,由于人们对景区所处背景环境标准的提高,忽视周边环境与景区完整性的做法已不能适应新时代旅游者的需求。未来景区的竞争已延伸到景区周边环境范围。为此建议今后在景区规划工作中,亦应将制定科学详尽的周边环境保护整治规划放在重要位置,因此周边环境应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地域范围,以便于环境质量评价和规划运作,以及行之有效地落实周边环境调控。提出对景区周边环境地域范围定量界定的影响拐点法,并以绵山景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景区能规划管理至定量方法所做的周边环境范围,无论对游客还是周边居民来说,满意度均较高。周边环境调控对于提高景区综合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5期 v.24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27 ] |[引用频次:5 ]
  • 农村贫困地区的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丁文广;陈东梅;

    灾害的频繁发生是造成我国农村贫困地区难以保持扶贫成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正确认识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灾害问题,探讨适合农村贫困地区的灾害风险应对机制将对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分析了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灾害易于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如何在农村贫困地区有效的开展灾害风险管理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2010年05期 v.24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18 ] |[引用频次:13 ]
  • 于田绿洲脆弱生态环境成因及生态脆弱性评价

    艾合买提·吾买尔;海米提·依米提;赛迪古丽·哈西木;王庆风;

    于田绿洲是我国典型的绿洲生态脆弱带地区、生态环境极为恶劣。于田绿恶劣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和人类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采药,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等活动是该地区脆弱生态环境形成的主要原因。选取了反映该地区生态脆弱性的代表性指标、根据南疆地区和全国的对比结果拟定了相应的分级和评价标准、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生态脆弱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于田绿洲的生态环境处于极为脆弱状态,应大力加强于田绿洲生态脆弱区的整治。

    2010年05期 v.24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76 ] |[引用频次:27 ]
  • 鄂尔多斯地区历史城市的城市平面组合和子城特征

    冯文勇;王乃昂;何彤慧;

    结合文物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在2003~2007年多次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我国农牧过渡带-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地区内209座历史城市的城市平面组合和子城进行了研究。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地区历史时期的城市平面组合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种:独立组合式和相连并列式。汉代城市的子城周长大致符合晁错的设计规模;子城以偏于地势较高和利于防卫的城内一隅为最常见的形态;子城作为城市中枢系统衙署所在,在位置选择中要得到最好的防御保障。

    2010年05期 v.24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07 ] |[引用频次:2 ]
  •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宋超山;马俊杰;杨风;马营;

    分析论证了城市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并且根据其耦合特征,构建了耦合理论体系。通过对西安市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度的分析,表明:1988-2007年耦合度从0.25上升到0.58,系统经历了两个"S"型演化周期,跨越了低级耦合、颉颃阶段,2005年达到磨合阶段;耦合系统在1993-1995年、1999-2000年两个时间段分别受到环境与资源瓶颈的约束。城市化与资源环境耦合周期性与波动性的特点是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反馈综合作用的反映。

    2010年05期 v.24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59 ] |[引用频次:113 ]
  • 从沙尘暴降尘中元素的富集因子追踪元素的来源及对环境的影响

    温淑瑶;邱维里;张宁;马占青;李容全;

    采用中子活化法和X射线吸收-沉降法对发生在中国甘肃武威地区的一次沙尘暴降尘中的29种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分别以此次沙尘暴源区、传输过程中经过地区的不同土壤类型的元素背景值为参考,分别计算了沙尘暴降尘中29种元素的富集因子,研究了不同土壤类型间元素富集因子的相关性,探讨了各元素的主要来源:元素As,Br,Ca,Cr,K,La,Sm,Ta,U,W,Zn的富集因子均大于2,说明它们可能有外来源。外来源主要是由采矿等人类活动造成。过量的这些元素随风迁移并沉积有可能污染环境并产生危害;元素Ce,Co,Cs,Dy,Fe,Mn,Na,Rb,Sc,Tb,Th,Ti,V,Yb的富集因子均接近于1(0.8~2),说明这些元素主要来自自然界本身,而且性质较稳定;元素Eu,Mg,Hf的富集因子均小于0.8,说明这些元素可能随水平移或向土壤深处下移。研究结果可作为沙尘暴对环境的影响的科学依据。

    2010年05期 v.24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22 ] |[引用频次:4 ]
  • 中国北方冬季极端温度的变化及其与AO相关分析

    丁园圆;缪启龙;王勇;

    依据1951-2005年中国北方地区297站冬季(12月~次年2月)的逐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析计算出1951-2004年该区域内4种冬季极端温度指数(暖日、冷日、暖夜和冷夜)及其分布,并研究了其与同期北极涛动(AO)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国北方东部地区,冬季暖日天数的分布从南向北增加;在北方西部地区青藏高原和新疆北部较小,南疆较高。冬季冷日天数的分布总体上在北方东部从南向北递减;在西北地区比较复杂,在青藏高原较高,在南疆比较小。冬季暖夜天数的分布复杂,形成几个高值中心,分别在华北地区的河北、西北地区的新疆中部以及东北中部,其它地区较小,如青藏高原和北疆。冬季冷夜天数的分布,高值分布在辽宁北部、内蒙古的中东部、新疆北部和青海东南部;低值分布在华北地区的河北和西北地区的新疆南部。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暖日天数和暖夜天数显著增加,而冬季冷日天数和冷夜天数显著减少。冬季暖日天数和暖夜天数在天数高值区发生的概率增加了,而冬季冷日天数和冷夜天数在天数高值区发生的概率减少了。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当冬季AO指数偏强时,冬季暖日天数和暖夜天数偏多,冬季冷日天数和冷夜天数偏少;反之,冬季AO指数偏弱时,冬季暖日天数和暖夜天数偏少,冬季冷日天数和冷夜天数偏多。其中显著相关的地区表明了冬季AO对这些地区的极端温度指标有显著的影响,反映出在显著相关的地区两者联系更为紧密。

    2010年05期 v.24 9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89 ] |[引用频次:25 ]
  • 气候变暖背景下祁连山区对流云变化特征分析

    石光普;陈少勇;董安祥;王银花;石圆圆;

    利用祁连山区及其周边2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00年的云状和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多项式拟合和墨西哥帽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祁连山区对流云出现频率的分布及其年代际变化特征,并探讨了与气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区对流云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近40年来,祁连山区增温1.3℃,增温率达0.32℃/10a,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气温上升趋势极为明显;祁连山区对流云的出现频率近40年来减少了近10%,与同期祁连山区显著增温相对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对流云的出现频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小波分析表明,在30年以上的时间尺度上,祁连山区气温和对流云出现频率基本为反位相变化。在15、10和5年尺度上,气温和对流云出现频率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反位相结构,而自80年代以后,呈现出同位相变化结构;祁连山区对流出现频率与气温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平均气温升高1℃的情况下,祁连山及其周围地区对流云出现频率一致为减少,绝大部地方减少2%~5%,祁连山中部减少最多,减少4%~5.7%。

    2010年05期 v.24 10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9 ]
  • 陇西地区2000年来降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谭亮成;蔡演军;安芷生;

    利用历史文献气候记录重建了甘肃东部陇西地区近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参数化结果显示陇西地区近2000年降雨呈不对称"W"型变化。0~230AD降雨逐渐增加,此后开始下降;在290~470AD的持续干旱后,降雨回升;710~1010AD是该区近200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湿润期,而后降雨波动下降;近千年来的最干旱阶段出现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周期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数百到千年尺度上,太阳辐射可能驱动了陇西地区最近2000年的降雨变化,太阳活动对该区十到百年尺度上的降雨变化也有重要影响。中纬度西风带的位置和强度变化能通过影响夏季风北边缘带的活动,从而也对陇西地区十到百年尺度降雨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2010年05期 v.24 109-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30 ] |[引用频次:10 ]
  • 近50年柴达木盆地气候要素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陈碧珊;潘安定;杨木壮;

    用线性估计方法和反距离权重方法对柴达木盆地9个气象站点1958-2007年气温、降水、日照和风速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近50年气温随时间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从南向北递减的趋势,变化趋势为东北部、东南部上升趋势最小,西部、西南部上升幅度最大;多年平均降水量呈微弱上升趋势,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向西逐渐减少,变化趋势表现为大部分地区降水呈增加趋势,以东部和中部最为明显;年日照时数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从西北向东南少,变化趋势大致从东部向西北方向减少;年平均风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从西向东逐渐降低,变化趋势大部分地区呈减少趋势,大致从中部向东西两侧增加;近50年来柴达木盆地气候总体上呈现暖湿趋势,以东南部最为明显;中部和西部极端干旱地区,由于日照时数和风速的下降,使沙尘暴日数减少,植被有所恢复,生态环境将得到改善。

    2010年05期 v.24 117-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58 ] |[引用频次:41 ]
  • 青海湖及毗邻地区气候变化灰色模型预测

    陈红宝;王乃昂;朱金峰;

    选取1961~2007年青海湖流域附近刚察、茶卡、共和三个站的降水,气温,湿度和蒸发四项气象要素进行分析,以年平均值作为时间序列,建立灰色预测模型,考察其精度,讨论灰色模型在气候变化中的可行性。最后利用模型对流域内各气象要素作了预测。结果表明:在灰色模型的预测中,选用4-5个已知值作为预测序列预测比较理想;由于选用的时间序列短,模型对未来1-2个值预测较理想;由于温度没有相对误差,温度值并不适用该种模型来准确预测;综合考察共和站和刚察站,2008年流域年平均温度继续降低,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仍持续降低。

    2010年05期 v.24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12 ] |[引用频次:7 ]
  • 河北省近41(1965-2005)年来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李春强;杜毅光;郑宁;李保国;

    利用河北省85个常规地面气象站1965-2005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应用小波分析和气候变化倾向率法,分析了河北省近41年来年平均最低气温的时空演变特征,包括年极端最低气温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近41年来,河北省年、季节平均最低气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1990年左右是转折点,此后升温明显。年平均最低气温以40a以上及18a-25a大尺度的年代际变化周期为主。在空间上,近41年河北省北部高原地区以及东部平原表现出持续性增温,南部平原地区最近10年气温上升较快。从整体看,年极端最低气温发生频率在降低,强度也在减弱,但不同区域变化趋势不等。年极端最低气温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变化倾向率主要沿西北-东南方向分布。

    2010年05期 v.24 12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0 ] |[引用频次:8 ]
  • 近54a来敦煌绿洲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张克新;刘普幸;张锐;张平;霍华丽;

    利用敦煌绿洲1952~2005a逐月日照时数实测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等方法,对敦煌绿洲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4a来敦煌绿洲年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2.7h/10a,增加的幅度不明显;在四季中,春、夏、秋季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并以春季增加最为显著,变化倾向率为5.5h/10a,对年日照时数的贡献率最大,冬季略呈减少趋势。通过Mann-Kendall检验得出,敦煌绿洲年日照时数在20世纪80年代的增加是突变现象,突变点发生在1987a;各季的日照时数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突变的多发期,这与年日照时数的突变时期基本一致。因此,各季日照时数发生突变是导致年日照时数发生突变的原因。

    2010年05期 v.24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19 ] |[引用频次:6 ]
  • 西北半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王海星;张克斌;曹永翔;杨秀莲;

    为了研究西北半干旱区湿地植被多样性差异,以宁夏盐池县四儿滩湿地为例,采用样线法,从湿地中央辐射向四个方向,布设东、南、西、北四条样线,共取样方88个,主要调查植被的盖度、高度、频度、株数等,计算每种植被的重要值,运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了该湿地的植被组成和群落特征。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对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多年的气象数据,分析结果为:碱蓬和盐爪爪群落为湿生带的代表群落,白刺和沙鞭群落与芨芨草、猪毛蒿和苦豆子群落为交错带的代表群落,阿尔泰狗哇花、赖草和砂兰刺头群落为旱生带代表群落;四儿滩湿地四条样线之间植被多样性的差异主要受四儿滩湿地本身的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年际植被多样性差异主要受月降雨量分配的影响。

    2010年05期 v.24 14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02 ] |[引用频次:21 ]
  • 黑河流域草原蝗虫分布特征及其与生境的关系

    周伟;赵成章;王科明;

    草原蝗虫生态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是揭示蝗虫地理发生规律的理论基础。以黑河中上游天然草地为例,采用野外调查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草地蝗虫组成、生态种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河中上游天然草地的地形、气候条件和土壤、植被组成具有明显异质性;连续4年野外采集蝗虫38种,隶属于3科11属,32个多布种蝗虫在相关性系数为0.05处聚为8个生态种组,蝗虫具有极为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同时草原区的生境决定着蝗虫的地理分布格局,研究区域蝗虫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3000m的祁连山地。温度因子是蝗虫种属组成的促进因子,其它因子为抑制因子;温度与降水量是蝗虫密度的促进因子;极端最低温与蝗虫种属组成存在极显著关系(r=0.706、0.761,p<0.01),与蝗虫密度存在显著关系(r=0.665,p<0.05)。

    2010年05期 v.24 14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11 ] |[引用频次:7 ]
  • 艾比湖湿地植物种间关系研究

    钟彦龙;王银山;徐敏;何静;吕光辉;

    应用X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了艾比湖湿地主要植物种的种间关系。总体关联度显示植物种间独立性较强;在19个主要植物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植物种对数较少,共计15对,为总种对的8.77%;显著负相关植物种对极少,Spearman秩相关检验中为5对,占总对数的2.92%,X2检验中只有1对;研究结果清楚地反映了植物种间关系以及它们在资源利用和生态位上的差异。

    2010年05期 v.24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47 ] |[引用频次:35 ]
  • 北方干旱寒冷地区羊草生育期蒸散量变化规律研究

    贾德彬;刘艳伟;朝伦巴根;

    基于2005-2006两个不同水文年对羊草、拂子茅、冰草构成的羊草群落生育期生境中气象因子及生理因子野外观测试验数据,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56分册中最新双作物系数法计算分析了羊草群落生育期不同降雨条件的需水量。模拟计算的蒸腾、蒸发量与实际观测值间进行了拟合相关图、拟合优度参数法的有效性检验。用羊草生育期生理特性、冠层结构变化、气象要素和根系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生育期各生长阶段蒸散量和日平均蒸散强度及其它们的变化规律。

    2010年05期 v.24 158-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86 ] |[引用频次:3 ]
  • 我国梭梭林地理分布和适应环境及种源变异

    张景波;王葆芳;郝玉光;刘芳;任昱;

    提要:综合国内对梭梭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我国梭梭林的地理分布、群落特征、林分结构、适生环境、种源变异,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保护策略,为梭梭的推广应用和生产经营提供借鉴。

    2010年05期 v.24 16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59 ] |[引用频次:29 ]
  • 不同耕作措施下旱地春小麦田和豌豆田的蒸发蒸腾特性及产量效应

    王晓娟;黄高宝;李卿沛;马剑;高亚琴;刘博;

    为探明土壤水对旱地作物产量形成的有效性,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下旱地农田蒸发蒸腾特性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NTS)能够增加作物生长期间总蒸散量(ET),麦-豆和豆-麦两种轮作序列下春小麦田和豌豆田的总蒸散量均表现为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加秸秆覆盖(TS)。传统耕作土壤棵间蒸发量(E)均高于保护性耕作,春小麦田的土壤棵间蒸发量表现为TS>T>NT>NTS,棵间蒸发量占总蒸散量的比率(E/ET)依次为53.8%,48.8%,37.2%,34.9%;豌豆田棵间蒸发量表现为T>TS>NTS>NT,棵间蒸发量占总蒸散量的比率依次为44.1%,40.9%,35.1%,33.3%。蒸散量及腾发比与产量和WUE在其主要受影响的月份呈正相关关系,且产量与WUE随蒸散量与腾发比的增加而增加。

    2010年05期 v.24 172-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86 ] |[引用频次:27 ]
  • 陕西省苹果产业化发展研究

    师谦友;胡娟;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理论据实分析了陕西省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果农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苹果商品化处理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化模式的形式与内涵尚不完善,龙头企业少,果业产业链短且脆弱、生产、销售、加工各环节关联性差,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等问题;据此,从果业关联性、基地建设、贸易与深加工等方面的深入探讨构建提出了加快陕西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模式?"果农+果农协会+龙头企业+市场"模式、"果农+中介组织协会+市场"模式与"果农+基地+县级龙头企业集团+市场"模式,及其实施建议。

    2010年05期 v.24 17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34 ] |[引用频次:20 ]
  •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环境评价初步研究

    陈宝群;赵景波;

    结合植被调查,建立土壤水分研究移动实验室,分析了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环境研究中一些指标的通用性不足问题,以最大吸湿量作为土壤有效水下限,创造性地提出"土壤有效湿度"概念并进行了模型检验,依据该指标建立土壤水分环境评价分级标准并对榆林附近土壤水分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榆林附近土壤水分环境存在类似于延安附近的空间突变现象。实际应用表明,土壤有效湿度指标及其分级标准可以作为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环境评价的初步方案并有望在其它地区推广;结论认为,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环境的空间突变现象具有重要自然地理意义,有深入研究必要。

    2010年05期 v.24 184-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96 ] |[引用频次:12 ]
  • 黄土高原典型塬区土壤湿度特征分析

    张艳丽;张国珍;

    利用2005和2006年黄土高原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下垫面的土壤湿度状况,并从土壤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造成各种下垫面湿度分布和变化不同的原因,得到如下结论:在近地层,各站的土壤湿度具有微弱的日变化特征;5cm层土壤含水量对降水比较敏感,随着降水的发生,土壤含水量迅速上升。随着深度的增大,土壤含水量上升的幅度逐渐减小,且滞后时间逐渐延长,但到了40cm深度处,土壤含水量就基本不受降水的影响了。从全年来说,该地区一年中可以区分出两个主要的水分时期,即蓄水期和失水期。蓄水期处于雨季,从6月到9月,10月开始到次年5月为失水期。冬春季节是土壤含水量最少的季节,从1月下旬一直持续到3月上旬,9月是土壤含水量最大的季节。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可以分为两层,在25cm深度以上,冬春季节从上层到下层依次减小,夏秋季节从上到下依次增大;25cm到40cm土层全年都是从上层到下层依次增大;20cm土层附近相对于其余各层土壤含水量在全年都是最低的。

    2010年05期 v.24 190-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58 ] |[引用频次:15 ]
  • 巴丹吉林沙漠颗粒物中磷的化学形态分析

    王凤英;李莹;杨小红;郭博书;

    采用改进的连续提取法,将所提取的巴丹吉林沙漠颗粒物中的样品,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以便为该地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依据。结果表明:(1)在巴丹吉林沙漠北部颗粒物中总磷的含量为824.45-865.62μg/g,黑风口颗粒物中总磷含量为828.48-1915.38μg/g。其中钙磷(Ca-P)的含量最多,有机磷(Org-P)的含量次之,各形态磷的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Ca-P>Org-P>Al-P>Ex-P>Fe-P>Obs-P。(2)不同目数的颗粒物总磷:巴丹吉林沙漠北部,B(Mmax)>原样;黑风口,随颗粒物目数增大而增大。(3)不同地点的颗粒物总磷含量不同,巴丹吉林沙漠北部:原样,B3>B1>B2;筛分后质量最大的颗粒物,B1(Mmax)>B2(Mmax)>B3(Mmax);黑风口:B4>B5。

    2010年05期 v.24 196-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