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人口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甘肃省武威市为例

    石培基;杨银峰;

    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与经济常出现失衡现象。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与模糊数学等理论建立了对人口与经济的复合系统协调度的测度与评价模型,并以武威市1999~2008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了建议。

    2010年11期 v.2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83 ] |[引用频次:36 ]
  • 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状况分析

    卢爱刚;王圣杰;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开展自然保护工作的重要基地,对保护、恢复、发展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存自然历史产物,改善人类环境,以及促进生产、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从发展速度、区域分布、地区比较、归属权限、构成类型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状况。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速度较快,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中有针对性地从规范管理体系、科学规划保护区规模以及完善法律法规体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2010年11期 v.24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10 ] |[引用频次:56 ]
  • 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因子分析——以甘肃省酒泉市为例

    杨东;郑凤娟;刘洪敏;郭盼盼;刘强;

    对甘肃省酒泉市近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动态模型表明:农用地总体在减少;牧草地减幅较大;耕地有增加的趋势,这不同于其他省市;林地增幅较耕地大;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增加最为显著;未利用地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因子、经济因子和技术因子是酒泉市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因子,最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用地、建设用地进行了预测。

    2010年11期 v.24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64 ] |[引用频次:9 ]
  •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与实现方式选择——以甘肃临泽为例

    马丁丑;王生林;

    选取临泽县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综合指数评价法构建了绿洲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临泽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依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生态安全视角下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方式选择。

    2010年11期 v.24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21 ] |[引用频次:10 ]
  • 宁夏沿黄城市带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

    王亚娟;米文宝;

    生态环境承载力直接影响着城市带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环境承载力理论与方法,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宁夏沿黄城市带实际,构建了由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共26个三级指标或生成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模糊聚类法,系统分析宁夏沿黄城市带生态环境承载力状况。研究结果显示,宁夏沿黄城市带生态环境承载力差异较大,一类区平罗县的综合得分(0.789)分别高出二类区银川的综合得分(0.042)和三类区石嘴山的综合得分(-0.108)0.747和0.897。据此,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带的基本思路,即发展生态经济,一类区着力发展生态农业;二类区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三类区要着力构建生态工业体系,从根本上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2010年11期 v.24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08 ] |[引用频次:21 ]
  • 黄土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翟胜;梁银丽;王巨媛;张二勋;戴全厚;张玉斌;

    运用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模型,对黄土丘陵区川道地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多年的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研究区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发展位、经济发展位、社会发展位及综合发展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发展势、社会发展势在波动中上升,生态发展势与综合发展势在调查年度内呈降低趋势。系统协调度与可持续发展度逐年增加,表明研究区农业系统实现了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改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增强。

    2010年11期 v.24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60 ] |[引用频次:5 ]
  • 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尚清芳;张建明;

    能值分析方法可同时定量研究生态经济系统中环境资源与经济活动的真实价值,因而对合理评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订正确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武威绿洲凉州区为例,通过一系列的能值分析指标定量分析了该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实现绿洲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0年11期 v.24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08 ] |[引用频次:8 ]
  • 甘肃省农业生产条件差异的聚类分析

    荣慧芳;陈怀录;齐昊聪;

    甘肃省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对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农业生产条件设定的几个指标,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甘肃省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及其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从甘肃省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针对各类型区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促进甘肃省农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2010年11期 v.24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83 ] |[引用频次:5 ]
  • 山西省主汛期降水的特征研究

    李智才;刘秀红;郭慕萍;张红英;刘秀春;宋燕;

    以山西省1960-2005年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采用线性分析、小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46年来山西省主汛期降水及主汛期暴雨日数的变化特征,并利用NCEP日资料计算了影响山西区域的季风强度指数,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的主汛期为7月上旬到8月中旬,这与季风在山西建立和撤退的多年平均日期是一致的,因而划分是较为科学的。山西大部分地区主汛期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多年的变化趋势在0.1mm/10a~-30mm/10a之间,其中,中部的东部部分地区为显著下降趋势,通过了α=0.05的显著性检验。进入21世纪以后,山西主汛期降水虽然仍在减少,但暴雨的次数有所增加,说明气温升高后,降水量虽然趋于减少,但极端降水事件有增多的趋势。山西主汛期降水及主汛期暴雨的出现与季风强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当季风偏强(弱)时,山西省主汛期降水量偏多(少),主汛期暴雨站·次数偏多(少)。山西主汛期降水与7、8月份500hPa的位势高度场的相关分析表明,西太平洋副高偏强,贝湖至内蒙一带为异常低值区,中纬度环流呈东高西低的时候山西主汛期降水偏多。乌山阻高的建立有利于维持使山西主汛期降水偏多的环流形势。山西主汛期降水与7、8月份850hPa的经向风的相关表明当偏南异常气流深入我国东部北方大陆时,山西省主汛期多雨,这也是强夏季风年850hPa上的明显环流特征。

    2010年11期 v.24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257 ] |[引用频次:16 ]
  • 乌鲁木齐河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蓝永超;沈永平;钟英君;吴素芬;王国亚;

    根据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对1960s以来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降水、气温与径流变化的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径流与降水、气温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了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型以定量分析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分析结果表明: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气候变化明显地向"暖湿"方向转化,出山径流山区降水、气温变化均呈正相关关系。受降水增加和气温上升的影响,乌鲁木齐河出山径流量总体上一直呈持续递增的态势。但相对而言,径流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更甚于气温。未来出山径流的变化将主要取决于山区降水的增减,在一定时期内,气温的上升将有利于出山径流量的增加。

    2010年11期 v.24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37 ] |[引用频次:15 ]
  • 阿拉善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策研究

    李锦秀;肖洪浪;任娟;

    阿拉善地区位于内蒙古最西部,地处干旱、极干旱荒漠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境内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沙漠化问题十分突出。水资源是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与恢复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促进该地区生态建设、支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对阿拉善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保证阿拉善地区生态用水以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对策建议。

    2010年11期 v.24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59 ] |[引用频次:21 ]
  • 奈曼旗气候变化的突变特征及其灾害效应

    闫丽;包慧娟;

    利用近30多年的降水量、风速以及相关气象灾害统计资料对奈曼旗气候变化的周期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试阐明半干旱区主要气象灾害因子的突变特征及其灾害效应。结果表明:降水量和大风日数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突变特征和气候变化预测不同;在准60年尺度上,奈曼旗降水量预计2006年后将进入一个10年左右的多雨期;在准50年尺度上,大风日数预计1998年后将进入8年左右的多大风期。进一步表明: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当地农牧民收入的变化和农业种植面积的大小;实测沙漠化面积与气候指标基本吻合,但仍有一定的误差。

    2010年11期 v.24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5 ]
  • 渭河陇西段河流对构造-气候变化的响应

    刘小丰;李明永;刘洪春;高红山;潘保田;李保雄;范兵;

    中更新世以来,渭河陇西段共发育了七级阶地,形成年代分别为860ka、787ka、621ka、412ka、128ka、60ka、11ka。研究表明:渭河阶地是在构造和气候共同作用下形成,构造抬升为河流的下切提供一个垂直空间,准0.1Ma周期的气候变化控制着渭河阶地的发育。陇西地区黄土记录表明自860ka以来该地区共经历了10个较大的气候转型事件,此地区并没有发育10级阶地,黄土样品的色度数据显示渭河陇西段缺失的3级阶地可能与气候温暖湿润程度较低及气候的不稳定性波动有关。

    2010年11期 v.24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51 ] |[引用频次:13 ]
  • 呼伦贝尔草原湿地景观格局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刘及东;陈艳梅;陈雅琳;李青丰;

    为揭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湿地景观格局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演变规律,以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TM影像数据和历史气象资料,以GIS作为支持,配合地面调查数据,在Arcmap软件平台上采用目视解译方法对经过增强处理的遥感图像进行各种景观类型的提取、分析、编辑。结果表明:在气候暖干化背景下,保护内区草原景观面积增加,湿地面积减少,沙地景观面积保持相对稳定。景观水平指数分析显示,研究区景观格局对气候变化响应明显,研究区的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均在减少,景观分维数(PAFARC)在逐渐降低,Shanon多样性(SHDI)总趋势降低。保护区建设有效保护了草甸草原景观和沙地景观,然而保护区内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保护区需要加强应对能力建设。

    2010年11期 v.24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83 ] |[引用频次:33 ]
  • 内蒙古农作物产量气候影响因子分析与评估

    尤莉;顾润源;陈廷芝;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近27年内蒙古农作物生长季22个气象因子与粮食、小麦和玉米单产量的关联系数进行计算,找出高关联度因子,建立回归方程,定量评估生长季气候条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内蒙古主要农作物产量与生长季降水量的多少、无霜期的长短、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期间的总日数有很高的关联性,三个因子是决定产量高低的主要环境因素。近20年来的气候显著变暖对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增加有利,而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对作物的增产不利。

    2010年11期 v.24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63 ] |[引用频次:13 ]
  • 和田河上游径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褚桂红;史文娟;王娟;

    和田河上游径流量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和田绿洲用水的安全性及生态稳定性。利用和田河上游1957~2005年径流量资料及同期该流域气象资料,分析了和田河上游地表径流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和田河上游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年际间呈现出逐年递减趋势,且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夏季径流量的减少最终导致了年径流量的减少;通过进一步分析,暖干与暖蒸发型气候导致了和田河上游产流量减少,其中气温是影响径流量变化的最主要因子。

    2010年11期 v.24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07 ] |[引用频次:20 ]
  • 定西鲁家沟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迁及人地关系演化研究

    李晓丽;张成君;杨奇丽;刘艳;郭方琴;殷树鹏;

    根据鲁家沟黄土剖面粒度、磁化率、有机质和碳酸盐含量等气候代用指标的变化和14C测年结果,分析和讨论了该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化的过程。结果表明:11.2calk aB.P.以来的气候可划分为3个阶段:1)全新世早期(11200-7560cal aB.P.),气候开始转暖转湿,但整体上较为寒冷;2)全新世中期(7560-3600cal aB.P.),气候温暖湿润;3)全新世晚期(3600-1167cal aB.P.),气候变得干旱,夏季风强烈减退。该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是不稳定的,存在频繁的次级波动。大约从7800cal ka B.P.开始定西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在6000cal a B.P.左右温暖湿润的气候可能为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人类活动范围扩大。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也只是在居住地附近垦殖耕种。因此,人类活动并没有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晚全新世以来,气候总体向干旱化发展的同时,叠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唐宋以来,人类不合理的开垦土地、滥垦滥伐,使大面积的天然植被不复存在,致使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导致气候环境亦不断恶化。人类活动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程度大大超过了气候环境自身由于自然原因而产生的变化。

    2010年11期 v.24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53 ] |[引用频次:9 ]
  • 1949~2007年全国干旱灾害特征、成因及减灾对策

    黄会平;

    根据近60年来干旱灾情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干旱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表明:近60年来,我国干旱灾害的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经济损失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灾害发生的频率也在不断加快。空间分布上,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山西、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重庆、山东、河北、北京、天津等是成灾严重的省区;北方的黄河流域、松辽河流域、海滦河流域、淮河流域受灾严重,南方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太湖流域等受灾相对较低,但总体上都有不断加重的趋势。通过分析中国干旱灾害的成因,提出若干抗灾、减灾措施。

    2010年11期 v.24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61 ] |[引用频次:72 ]
  • 青海高原近100年来地震震级和频次变化分析

    于斌;周强;吴万贞;费杜秋;

    依据青海高原1900年以来Ms≥4.7的器测地震记录,以历史地震资料为基础统计各个震级档在1900-2008年内发生频次和各年地震发生最大震级。最后,根据统计资料建立震级-频次关系方程式,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其进行拟合分析。根据震级与频次拟合分析得到lgN=5.317-0.614m拟合方程,通过对震级与频次关系式进行检验,震级与频次之间的密切程度高。并对该方程进行验证,震级与频次关系方程高度显著,该拟合方程比较合理。所以,震级-频次关系式lgN=a-bm适合于青海高原历史地震震级与频次的分析。

    2010年11期 v.24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3 ]
  • 2008/2009年冬季大气环流异常对我国东部严重干旱的影响

    王红军;白爱娟;

    文中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NCC/CMA资料,分析了2008/2009年冬季东部干旱的成因。结果表明:前期LaNia现象造成沃克环流增强,导致我国北方偏北风盛行。2008年6月以后西太平洋暖池附近对流减弱、2008/2009年冬季青藏高原积雪偏少、中国中东部偏北风盛行、乌拉尔山至青藏高原地区的南北向高压带的存在等是2008/2009年冬季干旱的主要成因。

    2010年11期 v.24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6 ]
  • 汉元间敦煌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基于敦煌资料的考察与探讨

    韦宝畏;许文芳;

    对敦煌资料(含简牍、遗书、壁画等)和传世典籍当中蕴含的丰富的古代民众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挖掘和论证,能为今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2010年11期 v.24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4 ]
  • 宝鸡峡引水对渭河生态基流的影响及其保障研究

    林启才;李怀恩;

    渭河宝鸡峡渠首自1972年引水以来,致使渭河干流林家村河段水量减少,影响了河道的基本水体功能。文中在统计1972-2006年水文资料基础上,采用湿周法、最小月平均流量法以及Tennant法对渭河林家村河段的生态基流量进行了初步估算,确定渭河干流林家村河段生态基流量为10m3/s。在此基础上定量研究了宝鸡峡渠首引水对渭河干流的影响,并对该河段生态基流的保证率做了计算分析,认为宝鸡峡渠首引水对渭河生态基流影响巨大,非汛期引水比汛期引水对渭河生态基流的影响大1倍。引水后河道径流量在非汛期(11月-6月)生态基流的保证率只有34%。根据该河段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农业灌溉节水、区域调水与有效管理和政策相结合的保障河道生态基流的具体措施。

    2010年11期 v.24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88 ] |[引用频次:41 ]
  • 东北地区中低产田改造的区域模式与对策措施

    程叶青;

    中低产田改造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东北地区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约2/3,改造中低产田粮食增产潜力巨大,有可能成为21世纪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以松嫩平原黑土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西部区和辽河平原东北部4个区域为重点,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因地制宜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提出推进东北地区中低产田改造的对策措施,为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科学指导。

    2010年11期 v.24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98 ] |[引用频次:19 ]
  • 河北省怀来县土地利用程度及其区域差异分析

    刘正恩;孙双印;高建民;

    分析评价土地利用程度及区域差异,为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0年ETM+卫星遥感数据和野外实地调查,采用GIS技术和土地利用程度的综合分析方法,对河北省怀来县的土地利用程度及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怀来县土地利用程度整体处于一个中等偏上水平,全县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平均为244.75。土地利用程度依地形地貌特征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分异特征。土地利用程度高的区域集中于平川区,而南北两山区域土地利用程度较低。土地利用程度最高的乡镇是沙城镇,其次为大黄庄乡,土地利用程度最低的是白龙潭林场和水口山林场。狼山和土木是土地利用程度内部相差最大的两个乡镇,土地利用程度内部差异最小的是水口山林场和白龙潭林场。

    2010年11期 v.24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60 ] |[引用频次:42 ]
  • 黑河中游绿洲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的时空变化特征

    刘文杰;苏永中;杨荣;范桂萍;

    2008年,对黑河中游临泽县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有详细取样记录的287个样点进行了取样,测定了耕层土壤(0-20cm)中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析20多年来土壤速效养分的时空变化。比较2个时期土壤养分含量,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增加了5.5、22.4和42.0mg·kg-1;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2008年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比1982年有显著提高,尤其是速效磷增加了225.6%,土壤缺磷已不再是临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限制因子。两个时期速效养分的Kriging插值图叠加结果表明,3种速效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异质性显著增加,变程分别从1982年的21.96km和80.34km减小到2008年的2.46km和2.13km。人为活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不断提高,使得土壤的空间异质性增加。研究结果可为临泽县以及黑河中游绿洲农田土壤质量的综合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2010年11期 v.24 12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90 ] |[引用频次:25 ]
  • 科尔沁草原不同类型沙地土壤养分研究

    占布拉;卫智军;黄伟华;乌仁花尔;

    根据沙丘的固定程度和植物群落覆盖度将科尔沁沙地划分为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三种不同景观斑块类型的基础上,于2007年8月份对其进行了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水平不高,不同景观斑块类型沙地的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因养分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固定沙地的土壤全氮、全钾含量较半固定沙地高,半固定沙地土壤全氮、全钾含量较流动沙地土壤全氮含量高。固定沙地的土壤碱解氮、全磷含量较半固定沙地高,半固定沙地土壤碱解氮、全磷含量较流动沙地土壤碱解氮含量低,全氮和全磷,全氮和速效磷以及全磷和速效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固定沙地的土壤水分、有机质含量较半固定沙地高,半固定沙地土壤水分、有机质含量较流动沙地土壤水分、有机质含量高。

    2010年11期 v.24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97 ] |[引用频次:16 ]
  • 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多样性分析

    李瑞;张克斌;边振;尤万学;

    采用2006年spot影像数据,同时结合外业调查,对影像数据解译结果进行校核。在此基础上,对地处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的六大湿地景观多样性空间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哈巴湖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多样性空间变化明显,景观多样性各项指数均以哈巴湖湿地为最优,而二道湖、骆驼井等湿地景观多样性较差。导致景观多样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是保护力度的空间差异。

    2010年11期 v.24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06 ] |[引用频次:21 ]
  • 半干旱典型草原区白榆防护林的密度与生物量试验

    王玉魁;杨文斌;卢琦;褚建民;曹燕丽;崔向慧;王立兵;高旭彪;

    白榆是典型草原区的乡土树种。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通过对典型草原区人工营造的30a的白榆草牧场防护林及其与林下草本植被生物量的调查,初步得出如下结果:1)密度(d)与标准木的叶量、材积量、胸径存在如下关系:y=A×Bd的指数关系;当200株/hm2密度时,白榆防护林生物量最大,>1000株/hm2后出现严重衰退。2)密度>1000株/hm2后,造林8a后林木的正常生长受到制约,>400株/hm2后15a受到制约,而密度在200株/hm2左右时,30a时,标准木的胸径和材积生长量与孤立木的差距小于10%。3)白榆防护林年总生长物量是对照草地的3~4.5倍,其中叶量约占总生物量的92%~77%,密度在200株/hm2左右最大;林下草本植被的生物量低于对照草地61%~92%,密度为200株/hm2左右的白榆防护林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最大。4)白榆防护林林边行木的叶量和材积量比林内高152.52%~162.0%和28.8~81.7%,1050株/hm2的边行木的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比2100株/hm2的高41.2%和118.1%。

    2010年11期 v.24 14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83 ] |[引用频次:11 ]
  • 几种不同生境条件下天然沙冬青种群分布格局与特征

    张进虎;廖空太;李德禄;严子柱;张锦春;

    通过对甘肃境内三种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天然沙冬青种群的野外调查,对其种群特征、年龄结构及分布格局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三种生境的天然沙冬青种群分布格局及特征差异明显。石质山坡阳坡的平均密度、高度、冠幅、分枝数均高于阴坡面的;固定沙地沙冬青种群平均密度较小,但受到风吹沙埋的影响,分枝数较多。2)石质山坡阳坡和阴坡沙冬青个体主要是幼树,属于稳定型种群,但天然更新困难,几乎没有幼苗,缺乏后备资源,极有可能衰退;固定沙地沙冬青个体主要是老龄树,没有幼苗,种群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衰退,属于衰退型种群。3)沙冬青种群的生境主导了种群的分布格局,石质沙坡阳坡和固定沙地沙冬青种群呈均匀分布,石质山坡阴坡沙冬青种群呈集群分布。

    2010年11期 v.24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76 ] |[引用频次:17 ]
  • 呼伦贝尔谢尔塔拉牧场草地资源及载畜状况分析

    闫瑞瑞;辛晓平;杨桂霞;张保辉;张宏斌;

    基于草地面积,群落组成、群落特征、生物多样性及牲畜数量分析呼伦贝尔谢尔塔拉牧场草地资源及载畜状况,并对高度、密度、盖度、生物量以及载畜状况年际变化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落主要由禾本科、豆科、菊科、百合科、毛茛科、蔷薇科、莎草科等植物组成。A区(羊草+杂类草草甸草原)割草地禾本科、豆科、百合科、毛茛科、蔷薇科、莎草科所占比例均高于放牧场;在植物群落中多年生草本占绝对优势,多年生草本所占比例、群落高度、生物量割草地均高于放牧地;不同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割草地均高于放牧地,Pielou指数在A、B区(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割草地显著高于放牧地;2008年、2009年谢尔塔拉牧场A区、B区、C区(羊草+中生性杂类草草甸草原)暖季放牧地和冷季割草地及全年合理载畜量均呈现出超载现象,A区暖季放牧地超载严重,年度间相比,2009年A、C区全年超载率有所缓解,B区牲畜全年超载率仍呈增加趋势。

    2010年11期 v.24 15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73 ] |[引用频次:5 ]
  • 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特征

    丁敏;庞奖励;刘云霞;楚永波;

    通过对黄土高原长武地区的野外调查与采样、室内粒度分析和土壤容重测定,利用土壤颗粒体积分维模型,分析了该区域苹果人工经济林地和耕地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特征,探讨了颗粒体积分形特征与颗粒体积含量、容重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区域苹果林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土壤体积分形维数Dv在2.401~2.704之间,其大小主要由粘粒(﹤0.001mm)决定,并且与﹤0.01mm各粒级体积含量呈正相关,与﹥0.01mm各粒级体积含量呈负相关。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受土地利用的影响明显,主要表现在表层土壤中耕地Dv大于林地Dv,而深层土壤相反。三个剖面中,土壤体积分形维数与土壤容重的关系不一致。

    2010年11期 v.24 16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28 ] |[引用频次:43 ]
  • 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政红;张胜;马琳娜;何泽;殷密英;张翠云;

    通过调查分析污灌区土壤重金属铅、镉和铬的总量、有效态含量,并结合土壤性状和土壤中细菌总数、硫酸盐还原菌的分布,研究了污灌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污水灌溉已引起研究区土体重金属的污染,生活、工业污水灌区镉的污染已达到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的限值,且可给性高,有效态/总量比值大,最高达72%。镉和铅的含量具有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污水来源、土壤性状和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分布状况都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因素。

    2010年11期 v.24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15 ] |[引用频次:34 ]
  • 气候变暖对陕西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

    李红梅;景毅刚;

    通过对多年气象资料(温度)和冬小麦生育期资料分析发现,陕西省近21年年均气温明显升高,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冬小麦集中播种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温度增加0.1~2.0℃,越冬前≥0℃积温增加显著,越冬期缩短3~14天,冬小麦播种期呈逐渐推后趋势,气候有持续变暖趋势,建议适宜播种期在目前基础上后延5天左右。

    2010年11期 v.24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24 ]
  • 新疆塔什库尔干高山-高原区盘羊和北山羊冬季资源调查报告

    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卡迪尔;戴志刚;史军;王政;

    根据2009年1-2月和11月实地考察研究结果,着重就新疆塔什库尔干木孜塔格高山-高原区盘羊和北山羊2种有蹄类动物在2个主要分布区的分布、种群数量以及有关问题作概要性探讨。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木孜塔格开猎计划区设置的13条样带总面积708.5km2,实见盘羊619只,样带中盘羊平均密度为1.44只/km2,调查研究整个区域内盘羊种群数量估计值为1.44×2657.3×0.6=2296只。而在上述同样面积的13条样带内实见的北山羊数量为214只;样带中北山羊平均密度为0.558只/km2,调查研究整个区域内北山羊种群数量估计值为0.558×2657.3×0.4=593只。以上数据为该区2种野生有蹄类动物有效保护与计划的开展国际性狩猎活动提供了对策性依据。

    2010年11期 v.24 174-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93 ] |[引用频次:15 ]
  • 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演化的SSM分析——以吉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为例

    石丹;

    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演化一直是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运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缩写为SSM),对吉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吉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在2002-2007年期间虽基本上处于一个优势结构,但总的竞争力偏离分量却呈弱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吉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的具体建议,从而为有关部门制定入境旅游市场开拓战略提供新的依据。

    2010年11期 v.24 180-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78 ] |[引用频次:9 ]
  • 内蒙古红色旅游发展分析

    刘丽梅;吕君;

    内蒙古自治区的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取得初步成绩,红色旅游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内蒙古红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许多已经成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治区为了合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红色景区项目规划、注重产品项目的结合与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资金短缺、服务质量差、宣传力度低、氛围营造不够等问题。今后必须重视综合协调发展、扩宽融资渠道、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红色氛围、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等策略。

    2010年11期 v.24 185-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956 ] |[引用频次:16 ]
  • 呼和浩特市城郊旅游开发分析

    吕君;张璐;

    呼和浩特市正努力打造成为内蒙古旅游区域中心和中国特色旅游城市,而城郊旅游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应该引起政府、投资者、开发商和学者的重视。目前,呼和浩特市城郊旅游的开发模式有历史古迹模式、主题公园模式、工业观光园模式、农业观光园模式、旅游度假区模式、自然生态模式和商务休闲区模式等。但在开发中存在缺乏统一规划、资源挖掘欠缺、环境质量破坏、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必须强化市场营销设计、挖掘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交通的可达性、加强旅游信息沟通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010年11期 v.24 190-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36 ] |[引用频次:19 ]
  • 大都市郊区乡村旅游地发展的驱动力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韩非;蔡建明;刘军萍;

    城郊型乡村旅游可以合理开发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资源,发展城郊生态旅游,实现城市和乡村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基于对154个北京市市级民俗旅游村的GIS空间分析以及对10个远郊区县乡村旅游相关数据的SPSS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城郊乡村旅游地的驱动力是由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共同组成并发生作用的,可以将其归纳为5大类:人与自然协调、旅游产业发展、农民生活质量、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人口素质,其中,人与自然协调和旅游产业发展占据主导地位。乡村旅游地的驱动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所演变,内部存在摩擦力,驱动力系统的优化调控可以促进城郊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11期 v.24 195-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93 ] |[引用频次:8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