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健;朴胜任;
随着公众能源消费碳排放比重的不断增加,加强消费端碳减排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个人碳交易被认为是从下游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手段,文中通过对个人碳交易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探讨,提出了基于中国国情的个人碳交易"碳币"发展模式,同时建立政府政策引导、低碳理念宣传、低碳标签制度等运行机制,以期用市场手段激励和引导公众形成低碳消费模式,同时也为上游碳交易机制和碳税制度提供补充。
2014年10期 v.28;No.19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34 ] |[引用频次:30 ] - 谢保鹏;陈英;白志远;裴婷婷;
为了定量分析甘肃省城镇工矿用地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文中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定量测算了城镇工矿用地对二三产业发展的贡献,并借助线性方程定量描述了经济增长、城市化、工业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工矿用地变化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看,城镇工矿用地对二三产业的发展贡献大于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城镇工矿用地每增加1%,二三产业产值增加3.91%;(2)从截面数据分析结果来看,随着时间推移,城镇工矿用地对二三产业发展的贡献力度越来越大,其对二三产业发展的贡献程度处于各生产要素之首;(3)从面板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城镇工矿用地对二三产业发展的贡献有很大的空间差异;(4)经济增长对甘肃省城镇工矿用地扩张的影响是普遍、共同的,城市化发展也较为普遍的影响了城镇工矿用地的扩张,但是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不能作为影响城镇工矿用地扩张的共有因素。
2014年10期 v.28;No.194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5 ] |[引用频次:5 ] - 路慧玲;赵雪雁;侯彩霞;张方圆;张亮;
农户增收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具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解析社会资本影响农户收入的机理,选取甘肃省张掖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及临夏回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建立了社会资本影响收入的路径模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社会资本不仅对农户增收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还通过促进农户信息获取能力、新技术获取能力、抗风险能力、信贷能力、政治参与能力提升而实现收入增加,但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直接作用远大于间接作用。
2014年10期 v.28;No.194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58 ] |[引用频次:45 ] - 李大勇;赵明;
内蒙古东、西部经济差距逐年增大,蒙东经济振兴迫在眉睫。文中根据"点-轴"发展理论,从资源、产业、城市、对外联系等角度分析蒙东区域经济发展轴形成与发展,认为目前正处在赤锡、通霍、海满三大发展轴形成与发展阶段,也是蒙东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三大发展轴中,赤锡发展轴、通霍发展轴最有可能率先发展,逐渐演变成"赤锡通"发展轴。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2014年10期 v.28;No.194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5 ] |[引用频次:1 ] - 苏洋;马惠兰;李凤;
以新疆阿瓦提县216户农户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DEA方法测度碳排放视角下的技术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碳排放约束存在改善农业技术效率的内在动力。相较于传统的技术效率而言,碳排放视角下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2)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政府补贴效应、农户环境认知对技术效率具有积极影响,户主从事种植时间对技术效率有负面影响,农户家庭规模和家庭劳动力规模对效率影响不显著。
2014年10期 v.28;No.194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27 ] |[引用频次:15 ] - 陈勇;王涛;周立华;刘宁;黄珊;
禁牧政策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伴随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农户作为禁牧政策的主体,其行为直接影响政策的可持续性。文中基于2011-2013年在宁夏盐池县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揭示了禁牧政策下农户违规放牧行为特征、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违规行为具有博弈性、风险性的特征,其主要成因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受农户禀赋,包括资源、资金及能力的禀赋,草原的产权不清晰与政府管理执行力度差异的影响。建议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从农户角度出发,对草原进行合理管理与利用,而非一刀切的禁牧。
2014年10期 v.28;No.194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29 ] |[引用频次:25 ] - 郝文渊;杨东升;张杰;李文博;王忠斌;
文中以问卷调查和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对西藏林芝地区农牧民生计资产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农牧民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林芝地区农牧民生计资产中自然资本存量较高,但由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存量较低,导致无法形成最优的生计策略;2)当农牧民有比较多的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时,农牧民所采取的生计策略以非农业生计活动为主,当农牧民有较多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时,其粘性较强,农牧民不愿意放弃其原有的农业生计活动;3)增加农牧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生计多样性,政府必须加大信息、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使其具有较高的生计资本存量,从而提高农牧民生计水平。
2014年10期 v.28;No.194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06 ] |[引用频次:174 ] - 付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敌入侵、内乱并起使新疆城市损毁殆尽,边疆危机骤然加剧。为固边保疆,清政府自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实施"以建立新疆行省"为核心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此举很大程度上主导和推动了新疆城市的重建、恢复和发展,为新疆城市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2014年10期 v.28;No.194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51 ] |[引用频次:3 ] - 杨文斌;李永华;吴鹏;王永胜;唐进年;梁海荣;
文中采用土壤深层水量渗漏测试记录仪对库姆塔格沙漠地区多坝沟季节性河道1.5m深处的水分渗漏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测与人工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在自然流水过程中,上游有泉水维持,长期流水河段水分渗漏速率的波动幅度为0.1750~0.6042mm/min,平均值为0.3444mm/min;2)下游间歇性过水河段在无水期,基本没有渗漏,有水流过期间的水分渗漏速率的波动幅度为0.0059~0.6073mm/min,平均值为0.0809mm/min;3)水层深度的变化对土壤渗漏速率影响显著,当水层深度增加时,渗漏速率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当水层深度下降时,土壤渗漏速率随之降低;4)自然记录与人工模拟的结果均表明:间歇性来水时,大约历时4~6h就可以入渗到1.5m深度,而每次退水后(断流后)渗漏速率逐渐减小,但这个过程维持8~10d时间。
2014年10期 v.28;No.194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11 ] - 杨帅;于志岗;苏筠;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旱灾频繁的国家,研究气象干旱可为防范农业旱灾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51-2011年中国585个气象站点的日降水数据,计算了不同季度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并确定气象干旱等级,编绘了各季节的中旱、重旱、特旱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1)我国各季气象干旱发生频率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格局;春季和冬季发生频率较高、夏季发生频率最低,其中春季中旱和特旱的高频区面积占全国比例分别达到了46%和34.2%,冬季尤其是特旱高频区面积占全国比例甚至超过了70%,而夏季仅有中旱存在高频区,且面积较小;(2)华北地区的春季中旱,东部地区(四川除外)的秋季中旱,西南(云南)、华南(广东)、长江中游地区的冬季中旱,需重点防范。
2014年10期 v.28;No.194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52 ] |[引用频次:39 ] - 胡琦;潘学标;邵长秀;
研究内蒙古地区生长季内降水资源和旱情分布特征,对于该区合理布局农牧业、充分利用水资源以实现粮牧稳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文中利用内蒙古自治区46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气温、降水量数据,分析了内蒙古地区5~9月降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并基于干旱指数(K)从月尺度上研究了旱情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内蒙古地区生长季降水资源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均匀,降水量(平均为255.0mm)自西向东递增。近50年降水有减少的趋势,降水变率为25.3%,与降水量成反比。2)生长季重旱以上的区域面积占自治区面积的37.5%。5月份旱情最严重,基本为"十年十旱"。3)内蒙古地区旱情等级呈经向分布特点,西部地区干旱程度重于东部地区。
2014年10期 v.28;No.194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74 ] |[引用频次:7 ] - 张安凝知;潘志华;安萍莉;王立为;董智强;赫迪;潘学标;赵沛义;
近50年以来,由于受气候变化以及高强度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我国北方旱农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田生态系统出现了明显的退化趋势。生态缺水是旱地农田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文中以我国北方旱地农业区的典型县-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为例,探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旱地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缺水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武川县气候正在向干暖化趋势发展,特别是近20年以来,干暖化趋势更加明显。1991-2010年武川县农田生态缺水量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分别为马铃薯45.99mm/10a,春小麦55.40mm/10a。降水是影响生态缺水量的主要因素。在气候干暖化背景下,武川县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缺水量随降水量的减小而增加,气候变化加剧了旱地农田生态系统的退化。在旱农地区,气候变化背景下旱地农田生态系统退化趋势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2014年10期 v.28;No.194 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00 ] |[引用频次:4 ] - 袁国波;姚锦桃;
暴风雪是强降温、大风和强降雪相伴出现的天气现象。由于形成暴风雪天气的条件十分苛刻,且其发生机率较低,所以具有一定预报难度。文中从内蒙古乌拉特-达茂草原近40年来出现的暴风雪天气个例出发,分析了暴风雪的气候学特征、天气学特征、动力学特征,总结出了几个预报着眼点。分析表明:近20年来乌拉特-达茂草原暴风雪灾害呈明显减少趋势;暴风雪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可分为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和横槽转竖型三个类型,且常与蒙古冷涡的发展加深和旋转南压相联系。从天气学特征来看,暴风雪的环流形势兼具寒潮、降水和大风天气的环流特征,高层经向环流十分明显,乌拉尔山高脊发展旺盛,脊前西北急流很强,在蒙古国常存在深厚低涡或横槽,冷中心强、锋区强;低层暖湿气流活跃,常存在偏南风低空急流和暖平流,低空急流左前方往往有切变线;地面图上为蒙古气旋或狭长倒槽,并有锋面存在。从动力学特征来看,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明显,高空急流入口区左侧的辐合产生下沉运动使动量下传到对流层低层,有利于产生大风;在高、低空急流相叠置的地区由于强烈不稳定而产生深厚对流,容易形成强降雪。在制作暴风雪天气预报时,应主要以乌拉尔山高脊、蒙古冷涡、高、低空急流及其耦合作用等为着眼点,根据它们的发生、发展、演变、配合等情况做出预报。
2014年10期 v.28;No.194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1 ] - 赵丽;杨青;韩雪云;
降水作为气候的一个重要因子,影响着区域气候特征。文中采用伊犁地区9个地面气象站点1961-2009年的逐日降水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M-K突变检验及EOF等方法分析了CWD、R10、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等降水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总体上,伊犁河流域降水丰沛,但时空分布差异较大:空间分布上,四个指数均呈现东部多于西部,山地多于平原的特征,并且年均降水量、极端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递增,山区与平原年均降水量相差近200mm,极端降水量相差近80mm。从时间尺度上,伊犁地区近50年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总体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其中以尼勒克县的线性倾斜率最大,分别为23.11mm/10a和24.08mm/10a。该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在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的新疆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的认识。
2014年10期 v.28;No.194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65 ] |[引用频次:22 ] - 张占峰;张焕平;马小萍;
利用1971-2O10年柴达木盆地8个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的变化趋势及突变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40a柴达木盆地平均风速、大风日数的年、季、年代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风速下降幅度为-0.28m·s-1/10a(P<0.01),四季平均风速减小幅度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气候特征;年平均大风日数减少幅度为-5.8d/10a(P<0.05),以夏季减幅最明显,秋、冬季减幅最小;大风天气最多的季节是春季,占年大风日数的44.2%,春季大风日数最多且风速较大,秋季大风日数最少且风速较小,主要与大气环流系统的活动有关;年、季平均风速的异常年份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这与20世纪70年代荒漠化程度比较严重有一定的关系;气温、降水量与大风日数呈明显的负相关,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大风呈减少趋势的原因,而降水的显著增加是主要原因之一。
2014年10期 v.28;No.194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413 ] |[引用频次:43 ] - 王家强;伍维模;李志军;于军;吴少聪;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胡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以为林地经营管理、胡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快速及时的信息。利用ISI921VF-512野外地物光谱辐射计实地测定了胡杨生长季节6月至10月每月塔里木河上游天然胡杨叶片393-1095nm可见-近红外波段的高光谱数据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并对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谱反射率进行了相关分析,建立了基于高光谱指数的胡杨叶片叶绿素估测模型。结果表明:一元线性模型中,鲜重叶绿素a,b,a+b含量与高光谱指数NDVI705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且在十三种高光谱指数里相关系数r最大;同时建立了由鲜重叶绿素a,b,a+b含量与高光谱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胡杨生理状态与健康状况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4年10期 v.28;No.194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62 ] |[引用频次:13 ] - 叶尔江·拜克吐尔汉;夏富才;张春雨;赵秀海;
在天山西部根据生境特点设置90个1m×1m草本样方,研究了天山云杉林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共调查到162种草本植物,隶属于34科、110属。草本植物多样性季节变化明显,生长季内物种数、Gleason丰富度指数、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呈单峰型分布,即6、7月最高,4、9月最低。不同生境草本植物多样性变化明显,阴坡和林缘生境草本植物多样性最高,林冠干扰明显的生境中物种多样性最低。因此,草本植物多样性季节变化受微生境和人为干扰影响。
2014年10期 v.28;No.194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5 ] - 傅颖秀;张金龙;陈英;张仁陟;
以2000和2007年两期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动态度、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数学方法定量分析黑河中游典型绿洲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07年间黑河中游典型绿洲土地利用变化显著,耕地、建设用地增加幅度明显,未利用地、草地、水域、林地不断减少,开垦未利用地是耕地增加的主要来源;2)土地利用变化引起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响应,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好转,EV值从2000年的0.1191上升到2007年的0.1207,同时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甘州区和临泽县环境有所改善,高台县环境质量下降;3)生态环境质量表现出总体改善和局部恶化的情况,大面积未利用地的转出和草地的恢复对生态环境改善贡献度最大,草地和沼泽的退化是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2014年10期 v.28;No.194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28 ] |[引用频次:27 ] - 庞丽花;陈艳梅;冯朝阳;
自然保护区生产的生态产品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进行生态功能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估体系,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评估了2000-2010年呼伦贝尔辉河保护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结果表明:2000-2010年呼伦贝尔辉河保护区各类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各不相同,单位面积涵养水源量、保持土壤量和固碳释氧量分别为:8.03×104m3/km2、5.67t/hm2、46.95×106g/hm2;11a间,保护区的涵养水源能力与保持土壤能力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而固碳释氧能力则呈下降趋势。文中运用的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以扩展运用到我国北方类似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产品供给评估中。
2014年10期 v.28;No.194 11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31 ] |[引用频次:21 ] - 王文丽;董治宝;颜长珍;
以若尔盖高原为研究区域,基于GIS及遥感图像技术提取了1990年的景观类型面积及1990年到2000年间各景观类型之间的动态变化面积,计算得到不同景观类型面积在此期间的相互转移概率。在此基础上将景观结构动态转移模型应用于土地退化趋势的研究中。结果表明:经过多次迭代,林地,高覆盖度草地,水域,沼泽分别减少了8.02%、21.62%、1.09%、9.66%,并呈现一直减少的趋势。而居民建设用地,沙地,未利用土地呈现一直增加的趋势,分别增加了5.76%、3.79%、17.09%。假设将来人类活动和农牧业生产保持1990到2000年间的发展水平而未采取任何环境保护措施,研究区域土地将持续退化。
2014年10期 v.28;No.194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55 ] |[引用频次:15 ] - 邓怀敏;吉力力·阿不都外力;马龙;
以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Fragstats3.3的标准法和移动视窗法先后分析了流域景观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然后,针对流域本身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分别设置了两条样带,获得了景观指数沿两个样带方向的变化数据;最后,以高程、降水、气温、地温、人口和GDP为环境因子,以景观指数值为目标物种,利用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方法研究了景观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艾比湖流域景观结构简单,景观类型所占比例较为均衡,斑块多以相邻大斑块拼接而成,破碎化程度低,荒漠作为基质在景观类型中占据着优势地位,景观指数变化较大的地区多处于两种不同景观类型之间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对景观结构的影响比社会环境影响更大。
2014年10期 v.28;No.194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09 ] |[引用频次:11 ] - 李昂;张鸣;蔺海明;闫立本;
实验以风蚀区甘草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生长年限甘草地的地表微环境和土壤物理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草植被的盖度、植株高度和地上生物量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与裸地相比,甘草植被的地表粗糙度提高12-55倍,表层土壤(0-5cm)含水率增加27%-148%,而土壤容重和粒径分别降低0.7%-19.4%和33.1%-48.8%。种植甘草不仅能使地表粗糙度、湿度、土壤含水率和孔隙度随甘草地上生物量(或生长年限)的增加而提高,而且还能使表层土壤的容重和平均粒径随甘草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西北风蚀区若能在沙化耕地中推广种植甘草,不仅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而且还能提高耕地经济效益。
2014年10期 v.28;No.194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3 ] |[引用频次:25 ] - 马金慧;史海滨;杨树青;丁雪华;韩文光;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隆胜试验区为研究区,开展引黄灌区玉米生育期适宜灌水量模拟研究。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考虑土壤含水率、地下水埋深阈值,利用饱和带-非饱和带耦合模型SWAP-MODFLOW模拟了不同降雨水平年不同土壤质地区域玉米生育期灌溉用水量,预测了满足土壤水环境阈值的用水方案。基于耦合模型的决策结果:贫雨年安全用水量为269~315mm;平雨年165~225mm;丰雨年88~128mm。综上,利用实测资料检验后的耦合模型,结合不同作物的土壤水、地下水埋深阈值,能够更准确地从微观定量的角度确定不同作物最低灌水量,对河套灌区引黄水量的管理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4年10期 v.28;No.194 13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00 ] |[引用频次:8 ] - 梁丽华;王新科;郑现明;张欢;
黑河属于渭河的一级支流,是西安市最主要的饮用水源地。采用美国环保部推荐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以SPSS软件作为计算分析工具,通过模型参数选取的本地化,根据西安市环保局2006~2010年黑河水源地水水质监测数据,对黑河水环境健康风险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黑河饮用水源地中化学污染物的个人年风险度低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的风险值5×10-5a-1,但远远超过瑞典、荷兰等国的推荐值1×10-6a-1;(2)基因毒物质的风险度远高于躯体毒物质风险度,污染物健康风险大小依次为Cr6+>Cd>Pb>氟化物>NH3-N>Zn>Hg>挥发酚;(3)男性饮用黑河水健康风险大于女性,其中躯体毒物质风险度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1),化学致癌物风险增加了12%。
2014年10期 v.28;No.194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53 ] |[引用频次:18 ] - 罗遵兰;吕凤春;孙光;李俊生;田瑜;
利用污染物流失系数法分析评估漳卫南流域67个县种植业非点源污染径流流失量、流失强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漳卫南流域种植业氨氮(NH3-N)、硝氮(NO3-N)、总氮(TN)、总磷(TP)径流流失量分别为128t、473t、7106t、1556t,径流流失强度分别为0.002-0.765kg·hm-2、0.003-0.746kg·hm-2、0.323-4.534kg·hm-2、0.072-1.301kg·hm-2。流域种植业污染防治重点为总氮、总磷,总氮近期重点防治县为庆云县、滑县、南乐县、乐陵市、大名县、德州市、临清市,总磷近期重点防治县为汤阴县、吴桥县、夏津县、临清市。
2014年10期 v.28;No.194 145-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2 ] |[引用频次:3 ] - 赵直;徐晗;
应用新疆开都河流域巴音布鲁克气象站和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近50a的逐月数据资料,通过Mann-Whitney阶段转换检验,不均匀系数等不同的方法,对开都河径流量年际年内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50a来,开都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呈现出增长趋势,经历了三次显著的跳跃式波动,但变差系数很小,所以流量多年变化相对稳定;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四季中以冬季增长最为显著,该流域雨水和积雪融水对流量的补给在相对减少。(2)降水量是影响开都河流量的最主要的因子;夏季降水量与夏季流量的正相关性十分显著。夏季流量的增加最终决定了年流量的增加。(3)开都河流域气温的升高会使冰雪融水增加,导致非汛期流量增加,尤其秋季表现出显著的增长。
2014年10期 v.28;No.194 1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82 ] |[引用频次:16 ] - 谢胜波;屈建军;
青藏铁路沿线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差异明显、河湖水系众多,对铁路沙害的物质来源及分布有重要影响。通过野外调查对铁路沿线地形、气候、水文的类型、分布及特征进行研究。发现青藏铁路沿线沙物质来源丰富,沙害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河谷、湖盆路段,在时间上集中出现在冬春季,铁路西侧沙害比东侧严重。旨在加深对青藏铁路沙害规律的认识,为防沙提供依据。
2014年10期 v.28;No.194 157-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92 ] |[引用频次:13 ] - 窦燕;
乌鲁木齐市是典型的绿洲特大城市,同时也是内陆干旱缺水城市,如何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根据2008、2009和2010年乌鲁木齐市七区一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用水总量和用水人口等作为投入产出指标,进行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对各区县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2010年的分析结果对部分非DEA有效的区县进行了投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市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的平均值未达到1,用水效率不高。(2)2008-2010年,只有新市区都达到了DEA有效,天山区虽然DEA无效,但其规模收益递减,即相对于投入的增加而言边际产出减少;其他各区虽然DEA无效,但其规模收益递增,虽然相对效率不高,但通过调整仍可获得规模效益。(3)非DEA有效的四个区县中有三个都存在用水总量投入冗余而相应的产出不足,因此急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科技投入,合理利用资本和劳动力。
2014年10期 v.28;No.194 16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98 ] |[引用频次:28 ] - 何晓磊;张彬;王涛;石菊松;冯军;刘统族;王迎东;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韩家山滑坡的基本发育特征,依据滑坡的变形破坏特点讨论了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成因机理,并通过数值模拟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是一老滑坡,1978年曾经发生重新活动,目前处于稳定状态,但安全储备不足。数值模拟结果认为在降雨强度80mm/24h,持续时间48h的条件下滑坡有可能发生整体失稳;在地震加速度达到0.10g和0.15g时滑坡发生整体滑移。
2014年10期 v.28;No.194 169-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8 ] |[引用频次:13 ] - 郭彦;侯素珍;林秀芝;
选取1960-2010年西柳沟流域降水、径流与输沙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趋势分析及突变检验法、滑动t检验方法及距平法等方法,分析了西柳沟流域近51年水沙的变化趋势和突变。趋势分析表明,降水量年际变化呈缓慢的上升趋势,径流量与输沙量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突变分析表明,降水量序列没有出现突变,径流量与输沙量序列在下降过程中出现突变,但突变年份不一致,径流量发生在2004年,输沙量发生在2000年。
2014年10期 v.28;No.194 176-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23 ] |[引用频次:29 ] - 刘科;查小春;黄春长;庞奖励;白开霞;
准确掌握全新世特大古洪水流量,对于河流防洪减灾、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合理开发调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利用HEC-RAS模型计算了汉江上游1983年、2005年和2010年的洪痕流量,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相比,误差在5%以内。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相同的河流横断面和水文参数,选择合适的曼宁系数和河道比降,重建了汉江上游庹家洲河段的4期古洪水的洪峰流量,计算的古洪水洪峰流量符合Baker提出的流域面积和流域内特大洪水洪峰流量的关系。说明利用HEC-RAS模型来重建古洪水流量,准确、便捷、可行。其研究结果为重建古洪水流量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2014年10期 v.28;No.194 184-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59 ] |[引用频次:17 ] - 张一;邱洁威;邵林涛;崔建周;孟祥丰;
在乡村旅游研究领域,基于动机性质分类视角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者更多关注推力动机,对拉力动机研究较为忽视。采用因子分析得出乡村旅游拉力动机由乡村文化、农事活动、乡村环境和乡村娱乐4个维度构成,乡村文化和农事活动是最为重要的动机。聚类分析得出男女样本中均存在活跃型、真实体验型、环境型和其他型旅游者,男性中单独存在娱乐型、而女性中单独存在享受型旅游者,表征了位于三个不同发展层面的旅游者群体。旅游者的乡村旅游动机正向深度体验发展。在讨论基础上给出营销建议。
2014年10期 v.28;No.194 191-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82 ] |[引用频次:49 ] - 徐佳;
通过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与定量化的研究,综合自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经济资源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社会文化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生态旅游心理承载力4个因素,对生态脆弱区阿斯哈图景区的承载力进行了动态测评。结果表明: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为1806~2113人·d-1。文中将生态脆弱区旅游开发中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结合起来,对于指导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旅游环境系统供给与需求的综合平衡具有较实际的指导意义。
2014年10期 v.28;No.194 197-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98 ] |[引用频次:19 ] - 陶长江;付开菊;王颖梅;
乡村旅游对农村家庭关系的影响关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以成都龙泉驿区石经村为个案,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的形式从微观层面考查了乡村旅游对农村家庭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乡村旅游改善因村民外出务工而改变的家庭关系,同时,也加剧村民家庭价值观矛盾;乡村旅游对农村家庭关系影响呈现复杂化;乡村旅游对亲子、兄弟姐妹和夫妻关系有促进作用,对邻里关系有阻碍作用。建议学界加大对该领域研究,相关部门积极引导村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
2014年10期 v.28;No.194 203-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46 ] |[引用频次:44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