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我国省际边际碳减排成本预测

    陈立芸;杨群;

    根据"十二五"期间的我国各个省、直辖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单位生产总值CO2排放下降指标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指标,中文构建了非参数方向距离函数测算模型,对2015年我国28个省、直辖市的边际碳减排成本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大多生产效率较高,边际碳减排成本较大,实施CO2减排的难度从而较大。

    2015年05期 v.29;No.20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62 ] |[下载次数:682 ] |[引用频次:7 ]
  • 1995-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碳排放的分析与比较

    王莉;曲建升;刘莉娜;边悦;

    基于IPCC表观消费量法和投入产出法,测算1995-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对城乡家庭碳排放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城乡家庭碳排放总量差距不断扩大,而人均差距减小;城镇逐渐以间接排放为主,农村仍以直接排放为主;城镇煤炭排放比重下降迅速,农村煤炭排放比重仍较大;收入提高使排放结构发生变化,城镇增幅最大的为交通通讯排放,农村为居住排放;人均家庭碳排放的城乡差异方面,东部发达省区较小,西部欠发达省区较大。

    2015年05期 v.29;No.201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2 ] |[下载次数:1161 ] |[引用频次:46 ]
  • 信息不对称下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禁限开发区为例

    李潇;李国平;

    禁限开发区生态补偿标准的确立与支付将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实践中常用的核算生态补偿标准的总成本法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文中首先对政府与当地居民之间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博弈关系进行分析;其次,考量了不完全信息下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得出不完全信息下生态补偿标准中存在信息租金的结论;最后,提出通过筛查合同的方式将禁限开发区的成本类型缩小到一定范围,具有减少信息租金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为生态补偿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了建议。

    2015年05期 v.29;No.201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46 ] |[下载次数:577 ] |[引用频次:8 ]
  • 生态文明视域下天津市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胡彪;于立云;李健毅;王锋;付业腾;

    天津市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美丽天津"。文中建立了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经济-资源-环境(ER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隶属度函数构建ERE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测算了天津市1998-2012年ERE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天津市经济发展迅速,资源、环境的发展相对滞后。ERE系统协调发展度1998-2012年平均处于中级协调水平,进一步促进资源、环境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应成为天津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最后提出严守生态红线、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继续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以提高天津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015年05期 v.29;No.201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5 ] |[下载次数:1138 ] |[引用频次:37 ]
  • 五台山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刘秀丽;张勃;任媛;吴攀升;李玫;贾艳青;罗正明;

    五台山地区草地资源丰富,草地生态系统不仅对当地提供重要的生态、生活功能,而且对整个华北地区生态系统的格局和稳定都起到重要作用。文中以五台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估算。结果表明:五台山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14.62亿元,其中供给功能价值为34.64亿元(占30.22%),支持功能价值为55.86亿元(占48.73%),调节功能价值为20.26亿元(占17.68%),文化服务功能价值为3.86亿元(占3.37%),草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价值量为4.33元/(m2·a);按价值量大小各服务功能类型依次为:提供食物产品>固碳释氧>营养物质保持>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休憩娱乐>废弃物降解>环境净化>土壤保持。该研究结果对于人们加强对五台山地区草地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认识,为本区制定合理的区域生态保护、资源开发对策有重要意义。

    2015年05期 v.29;No.201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3 ] |[下载次数:893 ] |[引用频次:33 ]
  • 农牧民苜蓿种植行为选择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内蒙古386户微观调查数据

    李新;修长柏;

    苜蓿是饲养奶牛不可或缺的优质粗饲料,苜蓿的种植主体在种植行为上存在不同的模式选择。在对内蒙古17个牧业旗,8个半农半牧(旗)县和14个农业(旗)县农牧民进行了入户调研后,选取有效数据386份,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了农牧民的苜蓿种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农牧户受教育程度每增加一单位,选择意愿的优势比增加20.8%;农牧户耕地面积增加1个单位,选择种植苜蓿的优势比增加0.5%;种植的青储玉米和玉米对农牧民选择种植苜蓿有反向影响;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农牧民更倾向于愿意种植,而在农区种植意愿不显著。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牧民在农业生产决策上日益按照比较利益行事。由此提出科学规划苜蓿种植区域,充分发掘牧区及半农半牧区牧草生产潜力、加大苜蓿种植补贴力度、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等政策建议。

    2015年05期 v.29;No.201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3 ] |[下载次数:609 ] |[引用频次:30 ]
  • 兰州市居民居住区位偏好研究

    张小玉;张志斌;

    以问卷调查和相互交谈得到的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居民的居住区位偏好、居住区位优势以及居民社会属性和区位环境因素对区位偏好的影响。结果显示:1)居民对现居地有较大依赖性的同时更偏好于城关区和安宁区,选择七里河区和西固区的主要是部分本地居民的意愿。2)居住区位偏好与区位优势具有较高的吻合性。3)居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职业等对居住区位偏好的影响不明显,而住房位置、房价、交通条件、教育环境是影响居住区位偏好的主要因素。

    2015年05期 v.29;No.201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44 ] |[下载次数:416 ] |[引用频次:10 ]
  • 基于市民满意度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效果评估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吴春梅;何秉宇;吴磊;陈璐;茉莉得尔;刘闯;杜春蕾;董文;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聚集地,是人群聚集的区域,市民是城市环境最直接的感受者。评估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效果,除了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外,更应以市民的感受为基础,以市民的满意度为重要标准。文中在对国内部分城市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满意度的概念,设计了环境综合整治市民满意度调查表,并针对乌鲁木齐市环境综合整治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000份。调研结果显示,2014年乌鲁木齐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满意度指数总得分为3.821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效果评估结果为良。研究表明:市民满意度调研反映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水平及其存在的问题,可以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效果进行有效地评估。市民满意度分析是评估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方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05期 v.29;No.201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8 ] |[下载次数:507 ] |[引用频次:13 ]
  • 胶莱盆地北部风尘堆积物光释光年代序列研究

    徐树建;李强;付信花;杨传成;倪志超;丁新潮;

    山东省胶莱盆地的高岗部位存在大量的风尘堆积物,对其年代的研究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对胶莱盆地的潍坊前埠下风尘堆积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光释光年代测试,并与其以北16.9km的昌邑县徐林庄剖面的年代进行了对比,初步建立了胶莱盆地风尘堆积的光释光年代序列,研究表明该区风尘堆积主要是晚第四纪以来形成的堆积物。

    2015年05期 v.29;No.201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60 ] |[下载次数:262 ] |[引用频次:7 ]
  • 风力作用下沙粒冲击起动风速分析

    赵小虎;王新军;李振山;

    冲击起动风速是风供给沙粒的能量沙粒与床面碰撞损失的能量正好相等时的风速。文中研究了碰撞过程中入射沙粒动量损失与平坦床面松散沙粒所受冲击力之间的关系,推导沙粒冲击起动风速(Uit)的表达式。对于粗沙(d≥0.1mm),发现Uit与流体起动风速(Uft)的关系可简单地表示成:Uit/Uft=1-Yd1/2,其中d为粒径,Y为经验系数。

    2015年05期 v.29;No.201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28 ] |[下载次数:295 ] |[引用频次:8 ]
  •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覆被相互转换现象研究

    袁烨城;李宝林;高锡章;许丽丽;刘海江;周成虎;

    在过去土地覆被变化分析中,往往过于关注土地覆被净变化结果而忽略其变化过程中的置换现象,文中基于土地覆被变化置换概念,建立了一套定量描述与评估区域土地覆被置换严重程度的方法,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土地覆被变化过程。内蒙古自治区1980至2000年间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覆被置换现象突出,达到严重级别和中等强度级别的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0%和51.8%,土地覆被置换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突出的土地覆被置换现象主要与高变率年际降水波动背景下的人类活动有关,反映了土地资源开发中严重的边治理边破坏倾向,实施以保护为主的预防性环境管理政策势在必行。

    2015年05期 v.29;No.201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52 ]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4 ]
  • 新疆精河县不同人工植被对小气候的影响

    宁虎森;朱雅娟;吉小敏;罗青红;贾志清;张友焱;

    精河县是新疆准噶尔盆地生态环境变化的重点区域之一。文中选择当地的4种典型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包括杨树林、杨树+沙枣林、葡萄田和棉花田。通过监测4种人工植被内的风速、气温、相对湿度以及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量,评价它们对小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荒漠相比,4种人工植被都能够有效降低风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气温,增加相对湿度,降低土壤温度。葡萄田和棉花田改善了土壤水分条件,但是杨树林和杨树+沙枣林的土壤水分条件较差。建议当地今后加强对防护林的水分管理。

    2015年05期 v.29;No.201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73 ]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4 ]
  • 半干旱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成因研究进展

    王洪波;

    自20世纪60年代沙漠历史地理研究创立以来,历史时期沙漠化成因一直是历史地理与第四纪学者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研究材料、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早期历史地理学者多主张历史时期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半干旱地区沙漠化主要原因;第四纪学者则认为自然因素,尤其是百年尺度气候变化在沙漠化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在不断的争论过程中,历史地理学与第四纪研究开始结合,对沙漠化成因的认识不断加深。近年来,区域内部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差异较好的解释了历史文献所记载的优越自然条件与第四纪剖面显示环境信息的不一致性,成为历史地理与第四纪融合的契合点。

    2015年05期 v.29;No.201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31 ] |[下载次数:794 ] |[引用频次:12 ]
  • 植被变化与水沙响应关系研究——以延河流域为例

    苗连朋;温仲明;张莉;

    以延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TM影像和降雨、径流泥沙数据,基于统计学和RS/GIS技术方法,分析了流域植被与水沙之间的响应关系及自然恢复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结果表明:2003-2005年与80年代相比,降雨增加导致径流量、输沙量增加8.1%、47.5%;人类活动导致径流量、输沙量减少23.4%、55.6%;人工林草植被减少径流量、泥沙量为0.228亿m3、543.478万t,自然恢复植被减少径流量、泥沙量为0.121亿m3、152.970万t;人工林草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占人类活动贡献的46.94%、30.64%,而自然恢复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占24.97%、8.62%。植被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自然恢复植被减水减沙比重增大,"封育"措施在流域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05期 v.29;No.201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76 ] |[下载次数:674 ] |[引用频次:21 ]
  • 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面生地衣多样性的研究

    姜泽群;阿不都拉·阿巴斯;艾尼瓦尔·吐米尔;

    根据实地调查并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对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面生地衣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岩面生地衣共有58种,隶属于6目、18科、35属,其中微孢衣属和平茶渍属种类较多,分别占该地区地衣总数的10.34和15.52%。地衣科目中茶渍目占优势,其科、属、种数分别占该地区地衣总数的72.22,74.28,74.14%。根据地衣对环境的适应特征和选择性,将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面生地衣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环北极成分、世界广布成分、中国特有种、欧亚-北美成分、中亚成分、中亚-西亚成分、广泛分布成分等7个分布类型。

    2015年05期 v.29;No.201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54 ]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14 ]
  •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韩胜利;张秋良;安慧君;玉宝;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天然中龄林为研究对象,试验区内设置标准地,对标准地内林木采用网格法进行全林定位。利用林分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等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林分的空间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林分由兴安落叶松和白桦两个树种组成,兴安落叶松和白桦株数分别占总株数的92%和8%。林分空间隔离程度低,平均混交度为0.087,林分接近兴安落叶纯林。参照树与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分布格局以随机分布为主,林分分布格局整体呈随机分布状态。结构单元里树种白桦胸径大于兴安落叶松的胸径。林分大小比数均值为0.527,参照树与周围林木之间的大小分化和大小组合的差异较小。

    2015年05期 v.29;No.201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41 ] |[下载次数:310 ] |[引用频次:16 ]
  • 冀北辽河源典型森林群落稳定性评价

    于晓文;宋小帅;康峰峰;韩海荣;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以冀北辽河源分布的华北落叶松林、油松林和山杨+白桦林3种典型群落为对象,选取优势树种更新潜力、物种多样性、Godron指数、林下生产力和群落立地质量5个指标作为构建评价模型的参数,通过计算各群落5项指标隶属度的平均值来评价群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3种典型群落多样性表现为:山杨+白桦林>油松林>华北落叶松林,群落稳定性大小为油松>华北落叶松>山杨+白桦林,多样性不能完全代表群落稳定性,稳定性是由群落各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评价群落稳定性要在考虑多样性这个必要条件外结合优势群落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其他外界干扰。

    2015年05期 v.29;No.201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41 ] |[下载次数:586 ] |[引用频次:37 ]
  • 胡杨树干液流进程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赵春彦;司建华;鱼腾飞;李炜;

    为了研究胡杨树干液流时间进程与太阳辐射间的关系,利用热比率液流测定系统和自动气象站对2012年4月至9月额济纳绿洲胡杨树干液流速率和太阳辐射进行了同步监测。结果表明:胡杨树干液流与太阳辐射的时间进程在不同的月份呈现出不同特点,树干液流的启动时间比太阳辐射晚1~4小时左右,随着太阳辐射的停止,液流速率开始迅速下降,但液流并没有停止,而是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太阳辐射与胡杨树干液流在各个月份均存在时滞效应,但不同的月份时滞时间不同,就4至9月而言,液流速率滞后于太阳辐射1小时到达峰值。胡杨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与太阳辐射的相关性不同,4月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呈负相关,5~9月液流与太阳辐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2、0.607、0.701、0.735、0.702、0.63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胡杨树干液流的数值模拟中,考虑液流相对于太阳辐射的滞后效应可以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

    2015年05期 v.29;No.201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50 ]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25 ]
  • 新疆策勒砾质戈壁沙拐枣(Calligonum)灌丛沙堆形态特征

    毛东雷;雷加强;薛杰;

    通过对策勒河下游砾质戈壁典型的沙拐枣植株及灌丛沙堆形态参数进行野外测量,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沙拐枣植株冠幅南北宽度与沙堆宽度呈明显正相关性,植株冠幅东西宽度与沙堆长度不呈现明显相关性。植株冠幅面积与沙堆底面积呈现明显线性相关性,确定系数0.81,冠幅面积与沙堆体积呈现良好线性相关性,确定系数0.69,沙堆长度与沙堆宽度、沙堆高度与沙堆底面积之间呈现一定程度相关性。株高、冠幅东西宽度、南北宽度与沙堆迎风坡和背风坡长度、总长度、沙堆宽度、沙堆高度两两之间都呈现出极显著相关性。沙堆迎风坡坡度与沙堆高度、背风坡坡度之间呈现极显著相关外,与其余形态参数都没有显著相关性。沙堆背风坡坡度除了与株高、背风坡长度、沙堆总长度无明显相关外,与其余形态相关参数都表现为极显著相关性。

    2015年05期 v.29;No.201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7 ] |[下载次数:282 ] |[引用频次:14 ]
  • 宁夏盐池干旱风沙区六种牧草的生产性能及光合特性研究

    陈彦云;贾倩民;陈科元;李旺霞;

    以沙打旺、紫花苜蓿、草木樨、扁穗冰草、蒙古冰草和披碱草6种牧草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生产性能和光合特征参数,研究其在宁夏盐池干旱风沙区的生产能力和光合能力。结果表明:豆科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禾本科,其中草木樨植株较高,分枝数多,叶面积指数及干草产量高,生产性能较强,其次是紫花苜蓿和沙打旺;禾本科披碱草的株高、密度和分蘖数显著大于扁穗冰草和蒙古冰草,生产性能一般,两种冰草的生产性能较差;豆科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大于禾本科,草木樨和紫花苜蓿光合能力较强;禾本科披碱草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豆科。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分枝(分蘖)数、茎叶比、叶面积指数和干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密度、鲜干比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茎叶比、叶面积指数与干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2015年05期 v.29;No.201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90 ] |[下载次数:401 ] |[引用频次:10 ]
  • 中国沙棘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

    袁思安;郭峰;唐翠平;陈诗;高辉;李小婷;李根前;

    为揭示中国沙棘的自化感效应,利用枝叶、表层土、果的浸提液对种子萌发进行了化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浸提液及其不同浓度均对萌发产生显著或极显著的化感作用,且呈现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其中枝叶的化感作用最强,并对林下土壤产生显著的影响。

    2015年05期 v.29;No.201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57 ] |[下载次数:300 ] |[引用频次:7 ]
  • 沙地柏扦插繁育技术试验研究

    任余艳;王长征;卢立娜;周丹丹;张文娟;

    沙地柏扦插能否成活的关键是插穗能否生根,以伊金霍洛旗台格庙苗圃扦插试验实测数据为依据研究了基质、温度、湿度对沙地柏扦插生根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珍77珠岩+蛭石基质、蛭石+粗沙基质有利于沙地柏插穗的根系发育,其次是珍珠岩+蛭石+粗沙基质;在一定范围内,温、湿度与插穗愈合组织形成时间和发芽时间呈负相关关系,与根系发育状况呈正相关关系。在对沙地柏生根影响的各项指标中,温湿度的控制和调节是关键因素,在沙地柏扦插繁育过程中,创造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2015年05期 v.29;No.201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44 ] |[下载次数:233 ] |[引用频次:12 ]
  • 种植密度对糜子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

    王德慧;乔治军;盛晋华;张雄杰;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河曲大红黍为材料,设定6个密度处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糜子的株高、茎粗、分蘖数等形态指标,单株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值、光合速率等光合指标,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运用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密度与作物产量的经验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超过一定范围值时,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增大,茎粗变细,分蘖数减少和光合生理指标均降低,穗重、穗粒重和有效穗粒数逐渐减少,干物质积累量减少,产量降低;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二次曲线模型的方程式为Y=176.78471+11.51879X-1.29607X2,理论最适密度范围为4万株/666.7m2—5万株/666.7m2。

    2015年05期 v.29;No.201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45 ]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17 ]
  • 天山北坡降雪对葡萄越冬不同覆膜效果的影响

    李银芳;潘伯荣;阿迪力·吾彼尔;沈青林;方桂娟;李奇;马洪亮;李翔;

    为了省工、省力,又能应对-37℃的极端最低气温和长期低温,对降雪晚而少的干冷年份和早而多的湿冷年份,进行了白塑料和黑塑料薄膜双层和单层覆盖的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双层覆盖比单层优越。在积雪深度不足9cm,最低气温-22℃时,双层覆盖下的最低温度是-9.9℃,而单层覆盖则是-16.0℃,出现了减产,果穗变得小而轻、新枝条短等生产性能不良的影响。在塑膜覆盖中,采用白塑料薄膜较黑塑料薄膜优越。在干冷年份,黑塑膜上不容易保留雪被,单层覆盖-16℃时,而白塑膜因为有雪被覆盖,则是-13.2℃,而且白塑料薄膜价格比黑塑料薄膜便宜近一半。

    2015年05期 v.29;No.201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70 ]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7 ]
  • 云南干热河谷不同居群坡柳叶片的旱生结构比较

    葛娈;黄冬;马焕成;赵高卷;杨建军;

    坡柳是云南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具有极高的抗干热和耐贫瘠的特点,不同河谷水热条件的差异是否对其抗旱能力和旱生结构产生影响值得研究。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镜技术,运用隶属函数法,对金沙江河谷、元江河谷和澜沧江河谷坡柳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表明:3个河谷坡柳叶片的解剖结构特征存在差异,下表皮细胞厚度、角质层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SR)指标表现为元江河谷抗旱能力最强,体现了温度对坡柳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叶片厚度、上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指标表现为金沙江河谷抗旱能力最强,体现了干旱程度对坡柳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合解剖结构,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各居群坡柳的旱生能力强弱依次为:金沙江河谷>元江河谷>澜沧江河谷,这与三个河谷的干燥度基本一致。分析发现干热河谷坡柳的旱生结构与西北地区典型旱生植物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2015年05期 v.29;No.201 13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46 ] |[下载次数:328 ] |[引用频次:19 ]
  •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苍鹭巢址选择研究

    刘利;刘晓光;张乐;苗春林;孙艳;

    2014年3-7月,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和样方法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布齐沙漠对苍鹭(Ardea cinerea)巢址与影响其选择的因子进行研究,共发现苍鹭的巢658个,所有的巢都建在高度为20.31±0.92m(n=56)的杨树上。t-检验结果显示,杨树的高度、胸径、盖度、植株密度4个参数在巢址样方(n=22)与对照样方(n=28)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巢区距道路、村庄、和池塘距离的3个参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苍鹭倾向于距池塘较近、道路较远、植株密度适中、盖度较高的地方营巢,食物和人类的干扰条件是巢区选择的关键因素。

    2015年05期 v.29;No.201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55 ]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9 ]
  • 生态修复对川西北沙化草地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影响

    彭佳佳;胡玉福;肖海华;蒋双龙;

    为了了解生态修复过程中沙化草地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变化特征,选取了未修复沙化草地和围栏种植红柳生态修复年限分别为2年、4年、6年、8年的沙化草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川西北不同生态修复年限沙化草地0-6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生态修复年限的增加,植被盖度和高度显著提高,各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均呈现增加特征,其中,0-20cm土层增加幅度较大,生态修复8年沙化草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分别比未修复沙化草地增加95.60%、100.00%和50.73%,均极显著高于未修复沙化草地;20-40cm和40-6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增加幅度及显著性明显低于0-20cm土层。

    2015年05期 v.29;No.201 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41 ] |[下载次数:860 ] |[引用频次:49 ]
  • 包气带土壤氨氮污染的原位修复试验研究

    孙翠莲;杨良权;袁鸿鹄;

    以"典型污染区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为依托,在北京北天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进行包气带氨氮土壤污染原位修复试验研究,通过间歇布水、曝气的方式为包气带土著微生物提供适宜环境,强化氨氮的转化与去除。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土壤含水率相对较低和开放系统的非稳定性等因素造成前期氨氮的转化速度和效率相对较低;经改善试验条件和添加氨氧化工程细菌(AOB),氨氮的转化去除率由17.3%快速提高至63.0%左右;试验后期,上层点位(-4.2m)氨氮浓度由600mg/L逐步降低至300mg/L左右,土壤中氨氮浓度增加的趋势得以控制。试验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为类似试验研究积累了成功经验,可供包气带原位修复工程应用及推广提供借鉴与参考。

    2015年05期 v.29;No.201 154-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30 ] |[下载次数:434 ] |[引用频次:6 ]
  • 基于SPI指数的近50a内蒙古地区干旱特征分析

    那音太;

    利用近50a逐月降水资料,以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干旱指标,详细全面地分析了内蒙古东中西部年际干旱强度、干旱覆盖范围和干旱频率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50a来,内蒙古东部和中部总体干旱强度增加但不显著,西部总体干旱强度减弱但不显著。从干旱覆盖范围来看,西部呈略微减少趋势,中部增加但不显著,而东部呈显著增加趋势,且中部和西部以全域性干旱为主,东部以区域性干旱为主。从干旱频率上看,东中西部空间差异性明显。东部轻旱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包括海拉尔市东北部、兴安盟、通辽市西部以及赤峰市东部,中旱在大部分地区发生的频率都较高,重旱在海拉尔市局部地区发生的频率较高;中部地区锡林郭勒盟轻旱、中旱和重旱发生的频率都较高;西部大部分地区轻旱发生的频率较高。

    2015年05期 v.29;No.201 16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79 ] |[下载次数:661 ] |[引用频次:43 ]
  • 西北地区近539年旱涝演变特征和趋势分析

    杨文峰;李星敏;白虎志;

    选取1470~2008年间西北四省区19个站点的逐年旱涝等级序列,采用相关分析、累积距平法、移动T检验法和功率谱分析方法,对西北地区近539年的旱涝演变特征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总体上以干旱为主,平均发生频率为38%,特别是青海西部达68%;15世纪旱和偏旱发生最为频繁,平均频率达55%,19世纪、20世纪和21世纪旱与涝均增加,旱涝发生更加频繁。各区域旱涝变化趋势具有不同的特点,青海南部、甘肃河西旱涝交替变化,持续时间较短,其余地方旱涝持续时间较长。17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期间,西北地区普遍存在旱涝气候突变,突变时间点由西向东、向南和向北传播和推进;西北地区存在多尺度的周期振动,长周期主要在西北部,东南部以短周期为主,且普遍存在准两年和准三年的短周期振荡。

    2015年05期 v.29;No.201 16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63 ]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8 ]
  • 明代河南地区干旱灾害的时空特征分析

    李艳萍;陈昌春;张余庆;毕硕本;

    通过对明代(1368年-1644年)277年河南地区干旱灾害史料的整理、分类与统计分析,从频次和强度两个方面探究河南地区干旱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南地区在明代共发生干旱灾害88次,其中1级旱灾35次,2级大旱灾48次,3级特大旱灾5次。在时间分布上,明代河南地区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尽管有阶段性起伏,但总体来看,呈现出前期少,中后期多的特点,其中后期尤为突出;在发生季节上,干旱灾害多集中于春、夏季,秋季次之,冬季最少。在空间分布上,明代河南地区干旱灾害频次的区域分布与干旱灾害强度的区域分布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一致性,豫北地区既是干旱灾害易发区,也是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地区;豫西地区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偏低,但干旱灾害强度偏大;地处西南的南阳府(范围大体同于现在的唐白丹区)干旱灾害发生最少且强度最低。

    2015年05期 v.29;No.201 174-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70 ] |[下载次数:454 ] |[引用频次:11 ]
  • 1961-2012年滦河流域干旱演变分析

    王腾飞;苏布达;翟建青;姜彤;温姗姗;

    采用滦河流域16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逐月气象要素观测数据,计算了滦河流域的年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并利用线性趋势法、非参数Ma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方法分析了流域近50年来干旱的演变趋势和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PEI指数可以很好的描述滦河流域的干湿变化趋势;1961-2012年滦河流域气温上升降水减少,呈暖干化态势;50年来滦河流域的干旱事件随时间变化呈频率增加、强度增强的趋势;干湿变化的主周期是14年。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和SPEI指数均呈显著相关,年降水对SPEI的影响更为显著,但气温变化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2015年05期 v.29;No.201 180-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41 ] |[下载次数:441 ] |[引用频次:12 ]
  • 近50年来悖牛川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新华;郭巧玲;陈志辉;

    利用新庙水文站的实测降水、径流资料,采用数学统计、M-K秩相关系数、R/S分析、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等多种方法,分析了悖牛川河径流年际变化特征、径流变化趋势、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上,悖牛川流域多年径流变化呈下降趋势,20世纪末以来尤为明显;2)受降水和人类活动影响,径流量年际变化过程经历了3个阶段,其转折点分别是1979和1997年。降水对径流的影响呈减小趋势,影响率由1979-1996年的67.97%下降到1997-2010年的13.54%;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呈显著增加趋势,影响率由1979-1996年的32.03%迅速上升到1979-2010年86.46%,成为影响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3)新庙站径流量的Hurst指数为H=0.8735,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悖牛川径流量变化有持续递减的特征。

    2015年05期 v.29;No.201 186-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8 ]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10 ]
  • 甘肃旱作区玉米近40年干旱影响评估

    姚小英;吴丽;田广旭;周忠文;吴婷芳;

    运用1971-2010年甘肃旱作玉米主产区降水资料及产量资料,分析了40年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干旱影响玉米产量的风险评估指数,对玉米不同时期不同等级干旱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春旱以陇东黄土高原及陇西黄土高原的定西出现频率最高,均在0.35次/年以上;徽成盆地及两江流域出现频率最少,为0.18次/年;初夏旱出现频次最高的地区为环县,为0.35次/年,最少为西峰、成县及秦安;伏旱出现频率最高地区为环县及麦积,最低为定西一带;秋旱出现频率最高为陇东黄土高原平凉一带,最低为陇南地区。各地干旱均以轻旱为主,其次为中旱。40年中,上世纪90年代干旱出现频次最多,80年代最少。进入21世纪,秋旱发生频次明显减少,春旱则有相对增多的趋势。玉米全生育期陇南地区受旱灾影响风险最小,种植保险率最高;其次为陇西黄土高原;陇东黄土高原种植保险程度最低,干旱影响最大。

    2015年05期 v.29;No.201 192-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55 ] |[下载次数:280 ] |[引用频次:20 ]
  • 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演化特征及收敛性研究

    骆泽顺;林璧属;

    鉴于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例过小,难以真实反映出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演化特征及敛散性。基于此,文中选取2003-2012年河南省旅游总收入数据,利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析了河南省旅游经济差异演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增长收敛理论检验了其旅游经济收敛存在性。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阶段性特征。结构差异主要是由国内旅游差异贡献的,但入境旅游差异程度高于国内旅游;地区差异由地带间和地带内差异构成,两者差异程度相当。收敛检验显示,2003-2012年河南省旅游经济不存在显著的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2009年之前趋于发散,2009年后开始收敛。尽管河南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显著,但不存在俱乐部收敛,即没有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2015年05期 v.29;No.201 197-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76 ] |[下载次数:1010 ] |[引用频次:40 ]
  • 呼和浩特市居民乡村旅游需求的实证研究

    单浩杰;

    以387份调查问卷为依据,通过对呼和浩特城镇乡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对乡村旅游的满意度以及旅游需求要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的动机是休闲娱乐和感受纯净自然的乡村环境;旅游者比较满意的是交通情况和餐饮质量,最不满意的是住宿条件和活动项目;旅游者旅游要素方面体现出来的特征是追求传统、自然、特色,在与居住地的空间距离上不要太远,又不要太近,乘车时间以1-2个小时为宜。基于此,提高服务质量,保护乡村文化和乡村环境,开发有特色的娱乐产品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良策。

    2015年05期 v.29;No.201 203-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78 ] |[下载次数:1811 ] |[引用频次:4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