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文慧;钞小静;
数字基础设施作为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动能,将数字基础设施、经济发展韧性与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耦合协同的开放性系统,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基于三元系统耦合协调模型,构建了黄河流域数字基础设施—经济发展韧性—生态环境保护耦合协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耦合协调模型、Kernel密度估计、局域Moran’s I指数和引力模型对黄河流域三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1年黄河流域沿线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经济韧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整体发展向好,其二元系统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锁定”效应,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稳定上升态势,但上下游间耦合协调的空间关联程度较弱,空间联系强度呈多核心集聚的态势,且辐射能力随着地理距离逐渐衰减。
2023年09期 v.37;No.301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131 ] |[引用频次:11 ] - 李成龙;周宏;
规模农户与小农户并存的经营格局是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普遍存在的现状,推动小农户采纳绿色施药技术对于有效促进农业减量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江苏省565份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区域内规模农户的发展对小农户病虫害防治环节的绿色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区域内规模农户的发展通过示范引领等可以有效提升周围小农户绿色技术采纳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技术溢出作用。2)区域内规模农户的发展对小农户病虫害服务外包具有促进作用,而服务外包在农业规模化经营影响小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中介影响。
2023年09期 v.37;No.301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52 ] |[引用频次:3 ] - 王淇;刘学敏;孙凡雅;
经过脱贫攻坚期后,中国的脱贫县是一个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地理和经济单元,是自然与社会条件复杂、经济发展困难的复合地域系统,识别脱贫县“三生空间”时空格局,有助于防范返贫和推进乡村振兴。文中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三角模型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识别脱贫县的“三生空间”时空演化格局。结果表明:脱贫县的生产与生态空间面积缩减,生活空间面积扩张;“三生空间”高值区呈现大范围分散、小范围聚集的特征,在主导功能相对稳定的状况下,“三生”功能有均衡化趋势;“三生空间”格局在不断调整优化,受带有“运动式”脱贫攻坚战的影响,生态功能为主的地类降级趋势明显且转入转出量均较大,生活、生产空间转入转出频繁。
2023年09期 v.37;No.301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26 ] |[引用频次:0 ] - 杨朔;郑晓筝;赵国平;
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对2000-2020年“三生”空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测算,多尺度对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五期生态环境效应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使用地理探测器对影响地区生态环境效应的因子进行探测。结果表明:1)关中平原城市群以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为主,研究期间农业生产用地面积持续性减少,生态用地和生活用地面积持续性扩张。2)2000年-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正向效应在空间上体现为中低周高,时间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该地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正向发展趋势。3)土地利用强度、耕地面积占比、地形起伏度是影响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环境效应的关键驱动力,剩余自然和社会经济因子共同塑造研究区生态环境效应;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大于单因子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关中平原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优先,发展绿色产业,重视城市建成区绿化和生态建设;同时严守耕地红线,提高已有耕地的生产效率以保护粮食安全。
2023年09期 v.37;No.301 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24 ] |[引用频次:10 ] - 余志刚;孙子烨;金鑫;
探讨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总目标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文中利用2001-2020年全国30个省份的农业生产面板数据,通过SBM-GML指数法测度了各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分析了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在整体上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比技术效率渠道,秸秆还田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发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同时,不同地理区位表现出异质性,在华北和东南地区,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而在西南地区则具有负向影响,在东北、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此外,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门槛效应,当秸秆还田推广程度低于阈值0.076时,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当高于阈值0.076时,秸秆还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2023年09期 v.37;No.301 3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82 ] |[引用频次:9 ] - 张青松;郑少锋;卫佳静;李桦;
现代通讯技术推动了农村信息化发展,农民社会网络受信息技术影响由现实互动向线上交流扩展,呈现出数字化新态势。基于冀晋两省1302份梨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Ordered 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构建并检验社会网络数字化、信息能力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分析框架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样本区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水平偏低,采纳一种以上技术农户仅占37.3%。2)社会网络数字化促进了绿色防控技术采纳,且线下同质性网络强于线上异质性网络。3)社会网络数字化通过提升农户信息能力这一中介影响绿色防控技术采纳。4)社会网络数字化对绿色防控子技术采纳均有促进作用,影响大小因技术性质而异。因此,应推动农户社会网络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农户信息能力,以推进绿色防控的实践,实现农业生产绿色发展。
2023年09期 v.37;No.301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82 ] |[引用频次:3 ] - 李颖超;淮建军;张欣茹;
气象灾害和新冠疫情给黄土高原农户生计带来了重大风险,分析农户生计恢复力的影响因素成为农户战胜灾害、抵御疫情、提升恢复力的关键。构建“气象灾害+新冠疫情”下的农户生计恢复力框架,基于黄土高原陕甘晋地区497个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生计的主要风险,应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农户风险认知和适应性行为影响生计恢复力的机制。结果表明:1)气象灾害和新冠疫情导致的自然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健康风险对农户生计恢复力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往期的外部风险对农户风险认知有正向影响。2)在“气象灾害+新冠疫情”下,农户风险认知正向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及其恢复力,农户适应性行为正向影响生计恢复力;适应性行为在农户风险认知影响生计恢复力的过程中有中介效应。
2023年09期 v.37;No.301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666 ] |[引用频次:3 ] - 黄绚;冀昊;徐苗苗;宋玉翠;李敏;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自实施以来,对我国牧户生产生活形成重要影响。作为面向牧户生计最重要的政策之一,科学评价现有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并探究如何实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与牧户生计脆弱性之间的良性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文中基于OLS模型,使用青海省河南蒙古自治县304户牧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以综合测度牧户生计脆弱性指数为基础,实证检验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和渠道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这一影响的异质性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户生计脆弱性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不同生计脆弱性牧户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异质性,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主要对低生计脆弱性牧户有显著的影响,而对中高脆弱性牧户影响不显著。3)渠道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生态冲击性、收入多样性和可持续动能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与牧户生计脆弱性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未来有必要通过降低牧户生态冲击性、提升收入多样性和增强牧户可持续动能推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并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别化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进行促进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效应的发挥。
2023年09期 v.37;No.301 6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30 ] |[引用频次:2 ] - 张瑞;赵凯;谢先雄;周升强;
基于农牧交错禁牧区三期追踪调研数据,采用二元Probit模型与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了两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期内农牧户生计资本增量与存量对其减畜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经过两轮政策的实施,农牧户减畜行为发生率与减畜率不升反降,减畜形势依然严峻。2)两轮政策期内农牧户生计资本值均呈现下降态势,但第二轮政策期下降幅度相较于第一轮略有收窄。3)金融资本存量与农牧户减畜行为之间存在U型关系,但拐点尚未来临,当前金融资本增量与存量的增加均会抑制减畜行为的发生。4)社会资本增量与存量的增加将显著促进减畜行为的发生,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减畜行为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关系,自然资本的积累有利于促进减畜行为的发生。因此,为更好地实现生态与生计并重的草原治理目标,应该合理运用金融信贷供给、拓宽农牧户生计渠道,引导劳动力要素的非农牧就业转移。
2023年09期 v.37;No.301 7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64 ] |[引用频次:3 ] - 曹鹏辉;齐晓明;杨雯;佟宝全;
多情景发展下预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以及评估区域各用地类型碳储量,为区域内协调发展起到一定指导作用。以内蒙古地区2010年、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PLUS模型以及InVEST模型结合16个影响土地利用类型驱动因子,预测2030年内蒙古地区自然发展情景、生态保护情景以及经济建设情景下土地利用类型以及碳储量。结果如下:1)内蒙古地区2000-2020年草地、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增长,未利用地面积减少。2)相比较2020年,2030年自然发展情景建设用地面积增幅10.59%。3)内蒙古地区2000年、2010年、2020年碳储量分别为9553.82×10~6t、9718.86×10~6t、9772.55×10~6t。2030年生态保护情景碳储量最高,为9867.25×10~6t。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会导致碳储量的变化,需限定各类用地类型转化率,优化城市格局,维持区域内碳储量平衡,为完成碳中和目标提供保障。
2023年09期 v.37;No.301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1169 ] |[引用频次:6 ] - 车录胜;殷淑燕;郭艺澍;
通过整理清代(1644~1911 AD)历史水灾记录,利用等级赋权得到年受灾程度和县受灾程度,以此来研究清代水灾时空特征,同时根据气候变迁将清代分为冷期、变暖期Ⅰ、变冷期和变暖期Ⅱ,探究清代水灾迁移规律。结果表明:清代268年内共发生水灾2072次,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平均每年7.7次,水灾周期为92a、43a和16a;水灾频次和重度水灾之间存在较强的规律,在水灾高发之年出现重度水灾时,下一年水灾发生频次将变少;清代水灾分布特点呈现东多西少,主要聚集区域为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成都平原,水灾重度区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和山东半岛;清代水灾迁移与气候变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变暖期,重度水灾增多,受灾范围在原基础上扩大,西部水灾风险增加,水灾重度县在四川省和山东省增多。
2023年09期 v.37;No.301 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57 ] |[引用频次:1 ] - 李青山;林光鑫;谢腾蛟;王丹;杨广焱;
青藏高原西部的狮泉河是当地的主要水源,流域内各环境介质中高砷含量直接影响当地农牧业的发展和居民的生命健康。因此迫切需要查明流域砷含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通过系统地采集地表水、地下水、底泥、土壤及岩石样品,基于GIS空间分析、离子比例系数、Gibss图、NMDS分析、δ~2H与δ~(18)O同位素等研究方法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水砷含量0.5-333μg/L之间;底泥在3.8-363μg/g之间;土壤在4.7-106μg/g之间;地下水在2.3-76.7μg/L之间;热泉在1160-8920μg/L之间;岩石在0.31-93.4μg/g之间;地表水和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型为主,主要受岩石矿物化学风化过程控制;热泉水化学类型为HCO_3·Cl-Na型,主要受深部地热影响;流域内的砷源主要来自于:1)含砷矿物的水-岩反应产物。2)汇入地表水的高砷热泉。
2023年09期 v.37;No.301 9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0 ] - 刘惠秋;李晓东;杨清;巢欣;杨胜娴;闫冰洁;巴桑;
为探究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水生态健康状况及其环境影响因子,于2019年8月、11月和2020年5月对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的26个样点进行了浮游植物样品采集和环境因子的调查,基于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建立了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总体上处于“健康-亚健康”状态。总溶解固体、溶解氧、酸碱度和水温是影响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水生态健康的主要水环境因子。
2023年09期 v.37;No.301 109-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573 ] |[引用频次:3 ] - 陈吉吉;陶蕾;刘保献;席玥;徐蘇士;荆红卫;
以永定河补水地下水水样测试结果为基础,采用不同水质评价方法对补水期间永定河沿岸地下水进行质量评价,根据补水期间各采样井参评指标的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降维处理结果,筛选最适评价方法,并进行研究区域地下水水质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从参评指标关注度、水质类别分布连续性、评价结果与水质变化情况一致性等方面考虑,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取小取大算子能够更准确的反映补水期间永定河沿线地下水水质的优劣变化。短期内生态补水未对研究区域地下水水质空间分布特征产生影响。与地表水水力联系密切的上游河段水质最好;下游河段次之,整体表现出Fe、Mn等背景指标浓度偏高的现象;中游河段水质较差,人为污染指标NO~-_3-N浓度偏高。受扩散稀释作用的影响,随着补水工作的进行,研究区域Ⅴ类井(NO~-_3-N高值区)消失,水质整体向中间水质Ⅲ类水过渡。
2023年09期 v.37;No.301 118-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10 ] |[引用频次:3 ] - 杨焱;胡德胜;郭云鹏;严思聪;
我国是一个传统上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且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本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加剧。建设科学合理的洪涝风险治理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路径,也是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英国对洪涝风险区的开发时间较早,在洪涝应对和适应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可供我国吸取的经验教训。运用文本分析、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从洪涝风险防御、缓解、预防和准备4个方面梳理英国洪涝风险治理体系。从经验和教训两个方面发现英国对我国的启示:英国在科学的洪涝风险治理理念、完善的洪涝风险治理法律规范体系、刚弹结合的洪涝风险管控机制和将气候变化纳入洪涝风险治理考量4个方面的经验可供我国借鉴,在洪涝风险治理硬工程体系建设存在短板、洪涝风险管理机构之间的合作存在缝隙、公众对洪涝风险的认识存在不足3个方面的教训需要我国吸取。
2023年09期 v.37;No.301 126-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60 ] |[引用频次:1 ] - 刘雅娜;李袁凯;王金莲;樊明寿;张子义;
为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的促生作用,文中以马铃薯“费乌瑞它”为材料,Bacillus sp. 188菌剂(T1)、Pseudomonas sp. BP16菌剂(T2)和Streptomyces rochei. D74菌剂(T3)为研究对象,通过马铃薯产量和不同生育期生物量、内源激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根系形态、根系活力等生理特性指标的综合评价,阐明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施加的微生物菌剂提高了马铃薯产量、根系活力,且提高了马铃薯生育后期根、茎、叶和块茎的生物量。T2、T3处理提高了第30d~50d马铃薯叶片IAA、GA、ZT含量,降低了ABA含量。T2处理提高了马铃薯叶绿素含量,T3处理提高了马铃薯第40d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T1、T2、T3处理第40d时总根体积、表面积、根长均显著高于CK处理。总体而言,T2、T3处理促生作用效果最显著。
2023年09期 v.37;No.301 136-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13 ] |[引用频次:9 ] - 王旭;贾国栋;岳永杰;孟君;牛云明;
研究科尔沁沙地南缘人工林枯落物层与土壤层对该地区水文效应的影响,为该地区之后人工林的经营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不同配置模式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熵权法对不同配置模式的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进行评估。对于不同配置模式中的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以及土壤入渗时间与入渗速率进行拟合,均呈现出显著的函数关系;针阔混交林模式在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土壤最大持水量、土壤有效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中均为最大,灌木纯林最小,其它的配置模式在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过程中表现有所差异;运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林地涵养水源指标进行分析和因子筛选,最终筛选出9个指标对6种不同的配置模式进行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综合评价,表明水源涵养能力最强的针阔混交林模式,并且不同配置模式中混交林在枯落物层与土壤层的整体表现都优于纯林。
2023年09期 v.37;No.301 144-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515 ] |[引用频次:1 ] - 高齐;盛阳阳;赵志伟;王砚涵;张永虎;张永平;
为解决内蒙古黄土高原区干旱缺水导致的谷子出苗难、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低而不稳等一系列问题,以金苗K1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智动载体、聚丙烯酰胺(PAM)、高分子吸水性聚合物(SAP)、膨润土、华申农林保水剂5种保水剂,每种保水剂设置3个施用量处理,以不施保水剂为对照(CK),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在谷子生育期内研究不同保水剂及用量对谷子出苗率、土壤蒸发量、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5种保水剂均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量,提高了谷子成熟期的生物量积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智动载体和PAM施用量分别为37.5kg/hm~2和75kg/hm~2时,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对照分别减少25.31%和26.40%;谷子地上部生物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8.47%和19.92%;籽粒产量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分别提高20.54%、20.42%和25.0%、25.5%;经济效益均表现最高,减蒸增效作用均强于膨润土、华申农林保水剂和SAP。
2023年09期 v.37;No.301 154-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25 ] |[引用频次:2 ] - 马茹暄;于笑;纪若璇;夏新莉;尹伟伦;刘超;
为了明确荒漠灌木蒙古莸野生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40个天然种群的蒙古莸,进行5个生长性状和11个叶片性状的多样性、聚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蒙古莸的16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范围在0.102-0.507之间,株高变异系数最大,叶形状系数的变异系数最小;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在1.625-2.086之间;Pearson相关系数表明表型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表型性状与种源地环境因子间也有较强的相关性。按株型和叶片性状聚类将蒙古莸种群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种群株型大,叶片也较大;第Ⅱ类种群株型大,但叶片相对较小;第Ⅲ类种群株型小,叶片也小;第Ⅳ类种群株型小,但叶片大;聚类种群表型性状表现出与种源地环境相适应的特征。文中结果表明蒙古莸种质资源表型变异丰富,多样性水平高,且表型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为蒙古莸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研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023年09期 v.37;No.301 164-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4 ] - 李陟宇;康艾;王磊;王海兵;杨皓钦;胡春元;
采用现场调查与资料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的地质地貌资源,评判了这些资源开发为旅游景点的可能性,分析了乌拉特后旗发展旅游业的利弊条件及可能前景。结果认为,乌拉特后旗面积广大的中生代地层,不但含有恐龙化石,还发育了形态独特颜色艳丽的丹霞地貌;狼山古老岩层和复杂又清晰的地质构造堪称地质遗迹博物馆;海里沙带的沙波纹及新月形沙丘链极具特色;遍布各地的风棱石,戈壁玛瑙及类玛瑙石均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观赏、探寻价值,均可以发展为重要旅游景点。但是,乌拉特后旗相对偏僻,作为游客主要来源的依托城市几乎都在1000km左右,预测发展休闲游观光游的难度较大,而发展专业旅游得天独厚。文中提出了发展乌拉特旅游业的几条建议,希冀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2023年09期 v.37;No.301 172-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0 ] - 何琪敏;谈国新;郑淞尹;史中超;王俊;
文中基于文化生态保护区旅游发展的视角,在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际发展现状开展实地调研后,构建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及保护区民众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者行为的演化路径。结果表明:演化稳定策略受收益、成本、政府奖励与惩罚的影响;相较于惩罚力度,旅游企业对自身损失更加敏感;政府通过优化政府监管成本制度、加大对违反秩序旅游企业的损失力度及降低保护区民众的参与成本等途径,有利于保护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2023年09期 v.37;No.301 180-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75 ] |[引用频次:1 ] - 赵兴国;唐承财;董培海;王俊春;施江义;
为探索河流线路型线性遗产旅游高质量发展模式与路径,以大滇西旅游环线怒江-独龙江流域段为例,利用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数据,借助ArcGIS 10.2软件,分析其旅游资源禀赋特点、旅游发展特征和新阶段旅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基于旅游廊道等理论提出构建线性遗产复合型旅游廊道的发展设想。研究表明:1)该区域具有高山峡谷、干热河谷、绿美生态和“直过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独特自然与文化旅游景观及其要素富集的禀赋优势,并呈现以点、线、面融合的团簇状和线状空间组合开发优势。2)以接待国内外游客量和旅游业总收入为测度的旅游市场潜力持续释放,以旅游招商和旅游创业与就业为衡量的旅游业态活力不断增强,以旅游交通和民族旅游村寨为载体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3)新阶段推动线性遗产旅游高质量发展,在资源整合、品牌塑造、产业结构、产品供给、区域合作、服务体系及旅游人才等方面存在短板。4)由此构建“两轴三区、四素同构、四道融通”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复合型旅游廊道,并提出具体实现路径。
2023年09期 v.37;No.301 190-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62 ] |[引用频次:3 ] - 郑密;吴忠军;
旅游是民族村寨农民实现可持续增收的关键途径,影响农民旅游可持续增收的因素众多,但民族村寨农民旅游可持续增收的影响机制却鲜有学者基于科学的理论框架进行系统化研究,更难以将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置于同一模型中进行研究。文章以可持续生计理论为基础,以DFID-SLA为理论框架,以广西桂林金坑大寨(瑶)、平安壮寨(壮),贵州黔东南肇兴侗寨(侗)、西江苗寨(苗)为案例地的540份问卷调查和63份访谈为数据资料,测度影响旅游可持续增收结果的因素,揭示旅游可持续增收机制,从农户尺度分析农民旅游可持续增收结果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发现:1)农民生计资本、制度环境感知和生计策略均对旅游可持续增收结果有正向效应,制度环境感知作为外源因素对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旅游可持续增收结果有显著正向效应,生计资本是影响旅游可持续增收的最主要因素。2)生计策略多元性在农民生计资本到旅游可持续增收结果这条路径上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是不同村寨的传递效应存在差异。3)7种类型农户在农民生计资本、制度环境感知和生计策略存在差异显著,且在生计资本要素上差异最为显著。据此,研究构建的民族村寨农民旅游可持续增收机制框架得以检验,为民族村寨农民旅游增收提供了路径和政策方向。
2023年09期 v.37;No.301 200-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72 ] |[引用频次: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