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新时代中国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专栏

  • 新时代中国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模式构建与路径创新

    唐承财;方琰;厉新建;蒋依依;把多勋;王灵恩;秦静;陈钢华;吴丽云;徐明;

    作为冰雪经济的核心业态,中国冰雪旅游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备受学界和业界关注。文中通过专家访谈、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冰雪旅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构建了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模式,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研究表明:中国冰雪旅游面临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更为规范的约束环境,消费市场“热雪沸腾”但目的地形象模糊,滑雪休闲度假新业态面临双重市场挑战,冰雪旅游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从产业集群的形态创新、业态融合的内容创新、科技赋能的技术创新、政企协作的机制创新、中国特色的道路创新五个方面,构建了“形态-内容-技术-机制-道路”五位一体的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模式。最后,从高铁促进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技术催化冰雪旅游效率提升、冰雪旅游目的地形象挖掘和提升、滑雪度假区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与冰雪旅游协调发展、冰雪旅游资源环境全阶段优化等六个维度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

    2023年12期 v.37;No.304 140-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3389 ] |[引用频次:17 ]
  •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研究

    管芸;唐仲霞;陈正逸;

    适宜性评价是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厘清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从国家公园管理要求和生态旅游开发面临的矛盾入手,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以下简称“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例,选取生态保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接待条件等4个维度、18个因子构建了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单因指标分级评价和加权叠加分析,定量评估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水平,并将其适宜性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Ⅰ-Ⅴ的5个等级。结果表明,祁连山国家公园整体适宜发展生态旅游,Ⅰ-Ⅳ类适宜区的面积基本持平,特别适宜区(Ⅴ)面积占比较小,空间异质性明显,整体呈“八宝镇为核心,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在适宜性评价结果、国家公园管控分区与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研究区划分为6类生态旅游空间布局,并提出不同片区的主导服务功能与管理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公园建设和生态旅游开发提供规划与管理指导。

    2023年12期 v.37;No.304 151-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1661 ] |[引用频次:3 ]
  • 国家文化公园游憩涉入、地方依恋与旅游者保护行为的关系研究——以大运河(北京段)为例

    苏明明;王梦晗;王欣然;靳敏;

    随着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游憩涉入、地方依恋与旅游者保护行为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重点。基于地方依恋理论,文中以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北京段)中的什刹海和森林公园两个景区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析游憩涉入、地方依恋与旅游者保护行为三者的关系,并对比分析两个景区的地方依恋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游憩涉入对地方依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地方依赖作为中介变量正向影响游憩涉入与地方认同的关系。2)游憩涉入对旅游者保护行为中的环境责任行为和遗产保护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地方认同作为中介变量正向影响游憩涉入对旅游者保护行为关系。3)地方依恋中地方认同对旅游者保护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地方依赖对旅游者保护行为的影响不显著。4)大运河森林公园旅游者的功能性地方依恋水平、情感性地方依恋水平均高于什刹海景区。

    2023年12期 v.37;No.304 162-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20 ] |[引用频次:6 ]
  •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的网红旅游目的地游客环境友好行为研究

    周学军;向林娟;雷彩霞;

    为了探讨网红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游客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促进网红旅游目的地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网红城市重庆为例,利用社会交换理论构建目的地形象对环境友好行为的作用模型,通过验证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和目的地信任的调节作用开展游客环境友好行为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游客的环境友好行为。2)感知价值在目的地形象与环境友好行为的关系间存在中介作用。3)目的地信任显著正向调节目的地形象和环境友好行为的关系。4)感知价值对目的地信任在认知形象与环境友好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起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揭示了目的地形象对游客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情境,为网红旅游目的地提升游客的环境友好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践借鉴。

    2023年12期 v.37;No.304 172-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480 ] |[引用频次:2 ]
  • 自然融入动机对森林游客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全香凝;张宏梅;

    文中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DT),将自然融入动机(自主性动机、控制性动机、无动机)引入游客幸福感研究,构建理论模型,揭示自然融入动机如何通过真实性的中介作用影响游客幸福感,并在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与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一手数据,对模型和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三个自主性动机(内在动机-获取知识;内在动机-寻求刺激;整合-认同调节)和控制性动机中的内摄调节通过真实性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幸福感;同时,整合-认同调节正向直接影响幸福感,内摄调节负向直接影响幸福感。外在调节与无调节对真实性与幸福感均无显著影响。真实性在自然融入动机和幸福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得到了部分支持。

    2023年12期 v.37;No.304 182-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11 ] |[引用频次:0 ]
  • 世界自然遗产地游客环境关心、环境情感与亲环境行为研究

    李瑞;谢梦月;钟林生;李瑶;杨火木;唐承财;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积极发展具有公益性特征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游憩活动以发挥游客亲环境行为的价值认知与情感教育功能,是新时代有效解决遗产地生态价值实现困境以促进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途径。在“价值-情感-行为”理论模型下,以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为案例地,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在遗产地生态游憩情境下的游客环境关心、环境情感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效应。研究表明:1)生态圈环境关心和利他环境关心显著正向影响遗产地游客亲环境行为,而利己环境关心对遗产地游客亲环境行为无显著影响。2)仅利己环境关心对遗产地游客环境愧疚感无显著影响外,环境关心对遗产地游客环境情感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环境情感显著正向影响遗产地游客亲环境行为。3)仅环境愧疚感在遗产地游客利己环境关心与亲环境行为之间无显著中介作用外,环境自豪感和环境愧疚感在遗产地游客环境关心与亲环境行为之间均产生显著中介作用。基于此,明晰不同价值导向的遗产地游客亲环境行为影响路径,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遗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践提供指导。

    2023年12期 v.37;No.304 192-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1392 ] |[引用频次:3 ]
  • 城市景区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机理及其群组差异研究——基于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

    谢海丽;罗文斌;

    不同个人特征群体的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机理差异研究,是城市景区对游客环境行为实施差异化管理的关键。文章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地方依恋、生活质量、社会责任意识和环境责任行为的理论关系模型,侧重分析学历、职业不同的游客群体在环境责任行为中的群组差异性,并以济南“天下第一泉”景区与曲阜“三孔”景区的游客作为调研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影响机理结果显示:地方依恋、生活质量对游客社会责任意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生活质量、游客社会责任意识对自我约束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恋、生活质量与自我约束行为对保护促进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群组效应结果显示:学历水平差异与职业类型差异在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机理理论关系模型中存在显著差异。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主体行为差异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新时代旅游景区环境的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2023年12期 v.37;No.304 20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53 ] |[引用频次:0 ]

  • 环境价值观对居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基于环境态度的中介作用

    贾亚娟;范子珺;张新奇;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是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之一。文中基于902份微观调查数据,通过双栏模型检验环境价值观(利己价值观、利他价值观与利生态价值观)对居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选择意愿(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的影响,进一步运用逐步回归探究环境态度在3种环境价值观与居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选择意愿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3种环境价值观对居民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均存在显著正效应,且利他价值观在参与意愿中发挥的作用最大,利生态价值观在支付意愿中有最大影响;环境态度不仅对居民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发挥显著促进作用,而且在3种环境价值观与居民支付意愿、参与意愿之间均发挥中介效应;年龄负向抑制居民绿色低碳生活支付意愿,收入显著抑制居民绿色低碳生活参与意愿。因此,培养居民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以及引导居民形成良好的环境态度,可以有效促进居民绿色低碳生活的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

    2023年12期 v.37;No.304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82 ] |[引用频次:5 ]
  • 基于LEAP-LANDIS情景模拟的城市碳代谢格局优化研究

    卢宗亮;吴奕龙;黄坛俊;刘洁莹;郑涵;刘晓菁;

    为实现城市碳增汇减排的精准调控,以东莞市为研究区,构建宏观层面碳排放预测、中微观层面增强城市碳增汇能力的碳代谢格局优化框架,将LEAP模型情景预测的能源消耗碳排放量落实到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上,并叠加LANDIS模型预测的城市固碳潜力区,识别城市未来碳代谢的薄弱区,进而提出城市碳代谢格局的优化思路。结果表明:1)东莞市未来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目标背离,减排情景比高限情景更加贴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从工业需求侧节能减排。2)东莞市固碳潜力相对有限,在减排情景下仅有9个增汇节点,碳减排增汇需要建设生态廊道网络骨架、设置碳排扩张带、修复生态基底等措施为保障。3)利用LEAP-LANDIS实现未来碳代谢格局优化的关键是将LEAP模型预测的能源消耗碳排放量落实到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上。

    2023年12期 v.37;No.304 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39 ] |[引用频次:0 ]
  • 技术认知与推广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

    姚佳妤;刘蕾;范晓鑫;贾文茜;杨欣;

    农业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来源之一,已经成为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来源。在大国小农的背景下,提高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的采纳是减少农业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基于江汉平原104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文中运用熵值法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分析技术认知和推广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率达到77.9%,平均采纳程度为3.141/11,处于采纳率较高但采纳程度偏低的状态。2)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认知的平均程度为2.676/5,政府对低碳农业技术推广的平均程度为2.349/5,认知程度达到一般水平而推广程度相对较低。3)技术认知对农户的采纳决策和采纳程度均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技术推广对农户的采纳决策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而对采纳程度具有负向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文中从拓宽低碳农业技术宣传渠道、加强低碳农业技术培训与技术示范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2023年12期 v.37;No.304 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52 ] |[引用频次:2 ]
  • “双碳”目标下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于尚坤;刘照胜;

    新旧动能转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科学测度评价新旧动能转换水平并厘清其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文中利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模型、GWR模型等方法刻画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时空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指数稳步上升,16地市综合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其演变态势可以分为波动演进、稳步提升、平稳推进三个阶段;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整体呈现中部高于西部与南部、济南与青岛一直为高值中心的空间格局;不同因素在不同时期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东北-西南向分异特征。

    2023年12期 v.37;No.304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06 ] |[引用频次:2 ]
  • 生态教育对大学生农业环境保护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1114份农林类高校学生的调查数据

    廖鹏;罗磊;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新生代大学生的环保行为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对高校生态教育影响学生农业环保意愿的作用机制的关注较少,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对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感知的调节作用缺乏实证检验。文中基于1114名农林类高校学生的调查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等对其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验证,利用泊松回归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1)生态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愿,经济价值认知、健康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认知是生态教育的重要中介传导途径,其中经济价值认知的中介效应更强。2)公共卫生风险感知正向调节了健康和社会价值感知对大学生环境行为的影响。3)在经历公共卫生事件后的学生健康意识、加入生态环境协会与其环境保护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由此提出强化高校生态教育、促进学生环境保护的经济、健康、社会价值认知和公共卫生风险感知提升等对策建议。

    2023年12期 v.37;No.304 3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28 ] |[引用频次:1 ]
  • 政府激励、感知价值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意愿与行为影响的研究

    张美琪;刘帅;郭庆海;

    耕地质量是粮食生产的根基,保障粮食安全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目标。文中基于东北黑土区887份农户数据,运用Bi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激励、感知价值及交互作用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意愿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维度政府激励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项目型政策显著促进了农户黑土地保护意愿向保护行为转化,补贴型政策显著提升了农户的保护意愿;感知经济价值促进了农户黑土地保护的意愿与保护行为,感知环境与社会价值显著提升了农户的黑土地保护意愿,但并未能转化成保护行为;政府激励与感知价值存在着交互作用,既体现在其内部也体现在二者之间;政府激励、感知价值对黑土地保护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存在规模异质性。

    2023年12期 v.37;No.304 4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50 ] |[引用频次:5 ]
  • 高标准农田建设抑制了耕地撂荒吗?——基于全国10省份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

    张禹书;张应良;龚燕玲;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现耕地高效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基于全国10省1025份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引入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果具有稳健性。2)农户耕地转入与机械化投入水平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影响耕地撂荒行为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耕地撂荒的抑制作用,主要在兼业农户、较大经营规模农户、较低非农转移程度农户以及平原、丘陵地带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应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鼓励多方协作完善农田配套服务,提高耕地利用率,缓解耕地资源浪费问题。

    2023年12期 v.37;No.304 5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50 ] |[引用频次:6 ]
  • 太行山区产业生态化水平测度及空间差异——基于产业生态化实现过程的分析

    李慧涛;韩劲;陆刚;曹夏晗;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期,精准测度产业生态化水平是太行山区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基础需要。以PSR为基础框架,构建产业生态化实现过程PSRE模型,结合太行山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主要矛盾,建立太行山区产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太行山区全域各县的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测度、过程耦合协调与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太行山区全域产业生态化水平低,产业活动形成的生态压力较大,自然生态状态较差,产业响应不足,生态效率较低,生态压力及自然生态状态、产业响应、生态效率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程度较高,但不相协调。2)太行山区内各地区间产业生态化水平综合得分河南>山西>河北、市辖区(县级市)>县城,产业响应差异是各地区综合得分差异的主要原因。3)太行山区内各地区间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一致,河南>河北>山西、市辖区(县级市)>县城。各地区间政府资源环境规制差异、市场机制的信息传递效率差异,以及产业响应能力差异是空间耦合度差异、协调发展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提出强化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助力企业规模化和园区化发展、支持园区生态化改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政府资源环境规制与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的建议。

    2023年12期 v.37;No.304 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01 ] |[引用频次:3 ]
  • 淮河流域高碘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朱春芳;许乃政;龚建师;檀梦皎;陶小虎;王赫生;周锴锷;

    淮河流域是我国高碘地下水的主要分布区之一,高碘已成为继高砷、高氟后淮河流域又一饮水安全问题。文中应用指示克里格法对在淮河流域采集的地下水样品4997组开展健康风险评估,研究高碘地下水的空间分布,给出碘含量超过阈值的概率风险图。结果显示:碘是影响流域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原生劣质指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异性,高碘地下水在淮河流域呈3个明显的风险区域分带,浅层(≤50m)地下水高碘风险区(F>0.9)面积22780.60km~2,面积占比12.18%;深层(>50m)地下水高碘风险区(F>0.9)面积13686.88km~2,面积占比7.32%。淮河流域高碘地下水系原生成因,影响与控制地下水中碘形态的重要因素是氧化还原环境、天然有机质含量,此外人类活动农业灌溉也促进了碘的迁移。应用指示克里格法从健康风险评估角度划分淮河流域高碘地下水风险区,对有效预防与控制地下水高碘问题,实行加碘盐分区供给以防碘摄入过量,保障安全饮水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2023年12期 v.37;No.304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1 ]
  • 十大孔兑沟道工程泥沙阻截量研究

    刘殿君;朱锐鹏;吴海霞;高志强;陈正新;孟庆东;韩锁垠;

    基于历史资料整理与实地详查,以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为研究对象,统计了该地区自1986年以来现存沟道工程的数量和分布特征;采用实测法,通过确定影响沟道工程阻截泥沙量的主要参数,计算了研究区淤地坝、引洪淤地、水库和谷坊的泥沙阻截量。研究结果表明:十大孔兑沟道工程共阻截泥沙5995.15万t。其中淤地坝3205.61万t,引洪淤地1460.15万t,水库1182.76万t,谷坊146.61万t;通过分析不同时段沟道工程的泥沙阻截特征表明,1986-1999年、2000-2009年和2010-2018年三个时段沟道工程的泥沙阻截量分别为2809.26万t、1597.93万t和1587.97万t。十大孔兑地区沟道工程具有显著的泥沙阻截作用,研究结果为定量评估典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区域减沙效益提供数据支撑,对黄河内蒙古段“拦沙换水”、防洪、防凌调控决策制定以及水土保持措施优化布局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3年12期 v.37;No.304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0 ]
  • 荒漠绿洲过渡带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水化学特征及演化机理研究

    刘靖宇;王浪;卜丽娟;蒋磊;郭帅;王杰;

    地下水作为西北干旱区保障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对维持地区生态平衡至关重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地下水的需求量骤升,同时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也引起水质恶化、水位下降等环境问题凸显。探明地下水化学特征和演化机理,对防止其恶化,确保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文中将多元统计方法、水化学方法及同位素技术相结合,分析典型干旱区地下水化学特征、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探讨其演化机理和不同因子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多达20种,主要水化学类型为Cl·SO_4-Na·Mg型(占比35.12%),其次为Cl·SO_4-Na型(占比20.83%)、Cl-Na型(占比11.90%),表明研究区的地下水化学类型受到成土母质、干旱气候的共同影响。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区内浅层地下水受蒸发作用影响较大,且大气降水对地下水补给过程中受到了强烈的非平衡蒸发作用影响。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O~-_3、TP、TFe以及HCO~-_3与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关性显著,耕地、园地的地下水中NO~-_3、TP、TFe以及HCO~-_3含量均值明显高于林地与裸地,说明农业种植过程中施肥打药、排水压盐等措施造成了部分区域地下水性质的差异。3)地下水主控因素分别是水-岩相互作用和蒸发作用(贡献率为54.00%)、酸碱环境(贡献率为14.40%)、农业肥料施用(贡献率为8.70%)。针对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人类活动影响,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建议。

    2023年12期 v.37;No.304 92-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09 ] |[引用频次:1 ]
  • HSV变换与监督分类结合的沙漠信息提取

    俞天琦;郝媛媛;白小明;

    沙漠化是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主要表现之一,而如何快速、高效、准确、大范围的提取沙漠信息一直是沙漠化研究领域的技术难点。文中以石羊河下游民勤盆地为研究区,以Landsat-8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HSV色彩变换的光谱增强手段,探讨了HSV变换对沙质地表像元的影响,对比分析了6种监督分类方法(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最大似然、马氏距离、平行六面体和最小距离)对于沙漠信息提取的效果和精度。结果表明:1)HSV变换降低了沙质地表像元在Red和NIR波段的辐射亮度值(分别为增强前的1.0%和29.8%)及其标准偏差(0.81%和19.7%),提高了SWIR 2波段的辐射亮度值(1.50倍)及其标准偏差(1.32倍);提高了沙质地表与其他土地之间的分离程度,增大了沙质地表与其他地表在光谱层面的差异。2)最小距离法在HSV变换前后均具有较高的精度(Kappa系数分别为0.9615和0.9627),且由于其方法简单、运算时间短,在研究区沙漠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HSV变换明显提高了平行六面体与最大似然法的精度,Kappa系数分别增加了0.5400和0.2048;HSV变换与神经网络法相结合是快速准确提取沙质地表信息的最优方法,Kappa系数可达0.9682。以上结论可以为今后沙漠信息提取与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2023年12期 v.37;No.304 10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4 ] |[引用频次:0 ]
  • 基于野外观测的巴丹吉林沙漠跃移起沙研究

    杨兴华;杨帆;周成龙;霍文;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何清;王文彪;

    跃移起沙是风沙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与区域土壤风蚀、沙尘气溶胶排放等地表过程关系密切。为了厘清巴丹吉林沙漠跃移起沙的规律,在其北缘拐子湖地区开展了跃移起沙和微气象观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试验点全年跃移起沙时长为186.6h,占总观测时长的2.1%;最大小时起沙时长为3596s,最大小时起沙量为384.5kg·m~(-1)。2)跃移起沙时长和起沙量的高值(大于平均值)均出现在3-5、11-12月,分别占到全年的73.9%和81.8%;起沙时长的季节分布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起沙量的季节分布则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3)跃移起沙主要发生在白天(8:00-19:00),起沙时长和起沙量分别占到全天的81.1%和82.0%;两者的最大值均出现在14:00,最小值均出现在5:00。4)跃移起沙风速分布范围为8.5-10.5m·s~(-1),平均值为9.7m·s~(-1);跃移起沙风速与气温呈现负相关关系,与水汽压和土壤湿度呈现正相关关系。

    2023年12期 v.37;No.304 115-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0 ]
  • 太行山南麓3种典型灌木枝-叶功能性状及其适应策略

    牛存洋;寿文凯;杨喜田;钱建强;杨建涛;

    研究荆条、扁担杆和酸枣枝条水力结构和叶片功能性状,探讨其适应策略,为太行山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成龄荆条、扁担杆和酸枣为研究对象,测定多年生枝条水力结构,包括边材比导率、叶比导率、胡伯尔值和气穴化栓塞程度等,以及多年生枝条叶片厚度、比叶面积、叶片大小、水势、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测定木质部导管和纹孔解剖性状。结果表明:1)荆条水力直径和纹孔密度均显著高于扁担杆和酸枣,因此荆条具有较高的水分传输效率,且荆条具有较高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体现出快速获取资源的适应策略。2)扁担杆导管水力直径较小、比导率较低,且叶片厚度显著高于荆条和酸枣,比叶面积显著低于荆条和酸枣,体现出较为保守的资源获取策略。3)酸枣水力直径和比导率最小,但是其抗气穴化栓塞能力最强,且水势日变幅最大,可忍耐较低的水势。另外酸枣比叶面积显著高于荆条和扁担杆,且具有较高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表明酸枣具有较强的碳获取能力。3种灌木具有不同的功能性状从而表现出多样化的适应策略,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因此可以较好的适应太行山区严峻的环境。。

    2023年12期 v.37;No.304 12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34 ] |[引用频次:4 ]
  •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叶凋落物的分解与养分释放

    陶佳;雷泽勇;王国晨;周凤艳;白文强;

    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关键过程,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叶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机理仍不清楚。文中以辽宁省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叶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选择标准地收集叶凋落物,采用原位分解法研究樟子松叶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结果表明:樟子松叶凋落物的年失重率为27.48%,分解常数为0.209,凋落物分解50%的时间为3.32年,分解95%的时间为14.33年。在一年分解过程中,凋落物碳(C)、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减少,氮(N)、磷(P)含量增加;分解前60d,失重率主要受纤维素、木质素含量调控,随后主要受C含量、C/N和C/P调控。经过360d的分解,养分释放率表现为C>纤维素>木质素,N、P表现为净累积。分解过程中C释放主要受失重率、剩余凋落物P含量、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调控;N累积主要受剩余凋落物C含量、初期基质N含量和P素累积的调控;P累积主要受初期基质N、P含量的调控。建议在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抚育管理时,适当添加N、P肥,促进沙地樟子松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2023年12期 v.37;No.304 13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641 ] |[引用频次: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