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刍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的救济属性及构造

    叶轶;郑枫静;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迥异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但司法实践中,存在对自然资源财产价值相对独立性的漠视,试图通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实现对自然资源财产性价值的救济,引致自然资源财产性价值与救济途径间的固有张力难以消弭。为提升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的救济效果,宜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剥离,独立成一类新型诉讼,明确其私益救济的属性。文中尝试论证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诉讼独立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遵循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的逻辑进路,初步探讨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诉讼之适格原告、救济范围及其与现有诉讼制度衔接等问题。

    2024年03期 v.38;No.307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26 ] |[引用频次:0 ]
  • 自然资源产权交叉制度下生态补偿问题探析——基于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216户居民的调研取证

    宋文飞;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自然资源产权的交叉问题日渐凸显。虽然,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但关于自然资源交叉产权的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相应的法规规定,进而带来生态补偿制度的系列问题。文中分析了自然资源产权交叉问题的制度根源,认为中国大陆法系下自然资源产权的规制特点不可避免地带来“产权公共域”问题,且因资源不同用途的产权规制程度差异,产权的界定程度也不同。这是生态补偿实施过程中产生错位、隐性“寻租”、资源价值扭曲等问题的产权制度原因。文中基于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216户居民的调研数据,分析发现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产权争议草地的生态补偿责任主体不明、生态补偿资金错位、补偿草地面积与实际面积不切合、隐性“寻租”、“混合”产权土地流转后生态保护责任主体不清晰等问题。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以上问题会进一步不同程度地影响居民的生态保护积极性及对生态保护公平程度看法,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态补偿纠纷。文中进而提出加强自然资源产权协同立法,生态补偿资金用于扶贫等其他用途要有法理依据,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政策规定以避免“切割”补偿带来的利益失衡问题,补充关于生态补偿中涉及土地流转的相应法规规定等政策建议。

    2024年03期 v.38;No.307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366 ] |[引用频次:0 ]
  •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法治化审视与物权式优化

    佟彤;韩英夫;

    草原生态补奖是基于草原资源的生产保障与生态服务复合功能,针对因生态公共管制而承担禁牧、草畜平衡等保护义务的农牧户,由政府给予的政策性行政补贴。在行政权主导的实施路径下,补奖政策面临生态保护的权利机制阙如,一揽子目标杂糅折损生态优先的价值位序,集成式能动管理疏于聚焦财产权保障法治命题等问题。有必要引入产权方案下的物权调整模式,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权源—目的—手段”要素进行法治化规范调适,围绕适用对象、设立方式、权利主体、合同机制构建草原保护役权制度,促进公法上生态保护义务与私法上物权调整模式的有机结合。

    2024年03期 v.38;No.307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87 ] |[引用频次:0 ]
  • 中国地方政府制定乡村民宿发展政策的多元行动逻辑

    王斯亮;邱铜铜;

    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乡村民宿被中央政府定位为带动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尽管行业发展呈明显的政府驱动特征,但地方政府在乡村民宿发展议题上的政策行动并非整齐划一,折射出其行动机理的复杂性。鉴于此,文中通过构建“供给—需求”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中国55个城市为研究样本,探究影响地方政府制定乡村民宿发展政策的条件组合路径,并根据组态分析结果概括其多元行动逻辑,主要体现为景观依赖型、产业带动型、压力响应—产业带动协同型、制度规范—产业带动协同型和综合驱动型五类。文中不仅为深入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政府发展新兴业态的行为选择贡献了分析框架,而且为分类完善关于乡村民宿发展的政策设计提供了鲜明启示。

    2024年03期 v.38;No.307 2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53 ] |[引用频次:3 ]
  • 农地市场化、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累积循环效应分析

    周佳宁;曹铁毅;邹伟;

    文中以农地市场化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论证农地市场化、劳动力要素流动与城乡融合发展间的累积循环效应。研究发现:1)农地市场化水平每翻一番,劳动力流动数量和质量分别提高6.8%和8.3%;劳动力流动数量和质量每翻一番,城乡融合水平分别提升2.5%和2.8%。2)城乡融合水平每提升1%,农地市场化水平提升2.4%。3)农地市场化、劳动力流动与城乡融合发展间存在“农地市场化→劳动力流动数量→城乡融合发展→农地市场化”和“农地市场化→劳动力流动质量→城乡融合发展→农地市场化”两条循环逻辑链。基于研究结论,提出通过夯实土地产权和治权建设,建立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联合机制,并通过土地、户籍、社保制度的联动机制改革,引导城乡劳动力有序双向流动,促推农地市场化、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乡融合发展良性循环互动。

    2024年03期 v.38;No.307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1407 ] |[引用频次:0 ]
  • 预防性动机、相对贫困脆弱性与返贫阻断——来自934户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证据

    史俊宏;苏日古嘎;赵立娟;吴春娜;

    以内蒙古、甘肃、山西三省(自治区)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农户为研究对象,基于储蓄、体检、养老保险参与和医疗保险参与等四种预防性动机与家庭相对贫困脆弱性理论阐释,构建预防性动机抑制返贫的传导机制,运用Logit模型探究预防性动机的返贫阻断效应。研究表明:1)易地扶贫搬迁农户仍面临一定的返贫风险,建档立卡、家庭规模、家庭老龄化、家庭劳动力结构显著影响家庭返贫概率。2)预防性动机在规模性返贫方面起到抑制家庭返贫的功能,但是,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储蓄、体检与养老保险参与覆盖率均较低。3)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原深度贫困地区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转型脆弱性。在研究制定返贫监测与可持续生计能力培育方面,需要高度聚焦充当农户内在稳定器的预防性行为,同时辅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升等扶持。

    2024年03期 v.38;No.307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47 ] |[引用频次:1 ]
  • 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市民化水平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贵州省631户搬迁安置农户的调查

    冯应斌;吴爽;辜磊;

    基于贵州省631份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搬迁农户的市民化特征,构建指标体系测度了搬迁农户市民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市民化水平测度结果为0.5379,已达到“半市民化”状态;其中居住条件和文化适应方面的市民化水平较高,但心理认同、经济生活和社会融入方面的市民化水平还较低。县城安置型和跨区县安置型的市民化水平测度结果分别为0.5636、0.5225,前者比后者的市民化进程稍快。从影响因素来看,取得城镇户口的意愿、安置方式、对安置房的满意程度、本地人提供帮助的意愿、家庭年总收入、当前就业行业和当前就业地点等因素对搬迁农户市民化水平有着显著影响。今后应从培育内生动力,发挥治理效能;拓宽增收渠道,促进持续发展;加快社会融入,提升心理认同等方面不断促进搬迁人口的市民化融入进程和区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2024年03期 v.38;No.307 4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1036 ] |[引用频次:1 ]
  •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甘肃农户相对贫困多维测度研究

    王会;侯庆丰;

    随着绝对贫困问题的历史性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成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治理的工作重心。文中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构建了相对贫困指标体系,使用A-F法对甘肃省陇南市相对贫困状况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从单维测度结果来看,陇南市相对贫困农户与非相对贫困农户在各个资本维度被剥夺程度差距明显,其中金融资本被剥夺程度差距最大,社会资本被剥夺程度差距最小。2)从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结果来看,不同程度相对贫困农户致贫原因存在明显差异。3)相对贫困的单维测度和多维测度均显示,相对贫困农户自然资本、金融资本被剥夺问题较为严重,其他维度资本被剥夺程度相对较轻。4)随着维度指标被剥夺水平临界值K的上升,陇南市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与多维贫困指数呈下降趋势,平均剥夺份额呈上升趋势。5)在不同K值下生计资本的平均贡献率排序为:自然资本(30.86%)﹥金融资本(27.42%)﹥人力资本(18.21%)﹥物质资本(14.81%)﹥社会资本(5.56%)。陇南市政府未来可围绕相对贫困农户发展所需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再造来完善贫困治理政策,同时应当防范精神贫困导致物质贫困的风险。

    2024年03期 v.38;No.307 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1100 ] |[引用频次:1 ]
  • 济南市主城区空间形态对地表温度影响的交互关系及空间效应

    沈中健;赵亚琛;

    基于济南市主城区的三维建筑数据、Landsat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运用地理探测器、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分析空间形态对地表温度影响的作用关系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地表温度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高值区主要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低值区多位于南、北边缘地带。2)局部区域地表温度同时受到该区域形态因子的交互作用及邻近区域空间形态的影响。绿地比例、水域比例、农田比例对地表温度呈负向影响,不透水面比例、建筑均匀指数普遍呈正向影响。局部地区至道路、工业区、蓝绿空间的距离对本地区地表温度的影响显著,而对邻近区域的影响较弱。3)各形态因子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在不同空间形态分区中存在空间分异。在空间开敞的建成区,地表温度易受周边道路、工业区、蓝绿空间及建筑格局的影响。在建筑密集区域,不透水面比例与建筑形态因子的交互作用较强,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的负向作用凸显。在自然地表密集区域,绿地比例、水域比例、农田比例、至工业区距离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建议采取多维形态因子协同优化及空间联动的策略,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减缓热岛效应。

    2024年03期 v.38;No.307 6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66 ] |[引用频次:1 ]
  • 外卖食物浪费的形成机制研究——基于“外卖订购”实践逻辑视角

    宋亮;刘聪;温佳文;王颢儒;

    基于安徽省在校大学生1506份问卷,借鉴社会实践论的研究范式,从外卖订购主体基本倾向与平台-商家要素交互中分析外卖食物浪费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外卖订购主体基本倾向存在异质性,按食物浪费水平大小排序为追求美食的高频订购者、美食便利皆求的重度订购者、追求便利性的择机订购者、被动型的情境订购者。2)食物浪费形成机制主要源于订购主体与平台-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最低配送量要求、套餐产品供给和食物口味契合度等方面的不协调。3)不同类型外卖订购主体的食物浪费形成机制既有同质性也有异质性。因此,减少外卖食物浪费需要关注重点浪费群体,构建外卖食物浪费的协同治理方案。

    2024年03期 v.38;No.307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34 ] |[引用频次:0 ]
  • 基于指数分析的农户离散差异化研究——以宝鸡为例

    马超群;员学锋;王晓峰;任朝霞;徐和平;

    农户离散是农村“空心化”“空巢化”“空废化”和“空壳化”等为典型的“农村病”的根源,对共同富裕带来极大不利影响。文中在总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了影响农户分离有5类因素。通过对宝鸡市临邮、凤翔、扶风三县的实地调查,获得了27个乡镇、46个村981户农村家庭包括拉力指标、推力指标、离散指标和个性指标在内的问卷调查资料和访谈材料。基于农户家庭离散指数模型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农村家庭分离的差异、农村阶层的变化以及返乡障碍。结果表明:农村分离是一个多尺度复合、多因素驱动、多主体差异化的响应过程,农村居民的分离将导致农村社会的异化,加剧农村两极分化,并形成一种不断强化的正反馈过程。文中讨论提出了离散的类反渗透机制,指出要有效解决农村分离问题,必须从从动因、意向、障碍和行动能力多方面切入。

    2024年03期 v.38;No.307 8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0 ]
  • 1987-2022年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张伊婧;璩向宁;王磊;王筱平;谭鹏;

    研究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的演变特征,对河道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文中基于1987-2022年8期Landsat卫星影像,利用修正的归一化水体指数对黄河河道进行提取,计算不同时期的河道宽度、河道面积、摆动幅度以及摆动速率,分析35年间黄河银川平原段的摆动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5年间,河道宽度平均减小0.36km,河段面积平均减小0.66km~2。河道左岸平均每年向右摆动0.10km, R1、R2、R3河段左岸向左向右的摆动速率之比分别为1:2.12:2.53和1:4.19:5.33;河道右岸平均每年向右摆动0.004km, R1、R2、R3段河道右岸向左向右平均摆动速率之比分别为1:0.82:2.16和1:1.90:3.19。河道整体呈萎缩趋势且向右偏移,黄河银川平原段下游摆动变化程度更为严重。河道在时间上的变化可能与自然因素与人类筑坝蓄水等人类活动相关,在空间上的变化可能受制于河道径流及河岸物质组成的差异。对于黄河银川平原河段,防护建设应重点关注在下游河段。

    2024年03期 v.38;No.307 9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6 ] |[引用频次:0 ]
  • 榆神矿区中深部煤层开采顶板涌水模式分析

    马俊鹏;赵春虎;胡东祥;孟凡贞;姬中奎;吕文茂;朱开鹏;

    榆神矿区是目前陕北大型煤炭基地的主力矿区,高强度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煤层顶板水害与水资源流失问题突出。文中以位于榆神中部矿区的金鸡滩煤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井田“煤(煤层)-基(正常基岩)-风(风化基岩)-土(黄、红土层)-沙(沙层)”典型水文地质结构特征,根据采动导水裂隙与含、隔水层揭露关系,研究得出采动导水裂隙一般发育至风化基岩含水层内部或关键隔水土层下部,风化基岩与正常基岩裂隙含水层地下水是矿井直接充水水源,近地表沙层潜水、地面沉陷积水、大气降水为矿井间接充水水源。另外,通过分析井田煤层顶板隔水土层空间分布与岩性特征,得出在煤层开采过程中由于隔水土层缺失形成的局部透水天窗,以及弱阻水黄土层是引起近地表松散含水层涌(失)水的主要通道,并总结提出透水天窗递进漏水、弱阻水土层越流两类涌(失)水模式,其中透水天窗模式是引起工作面涌水量显著增大,以及导致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大量漏失的重要原因,文中研究成果以期为榆神矿区顶板水害防治与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2024年03期 v.38;No.307 104-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0 ]
  • 荒漠绿洲过渡带多枝柽柳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刘斐耀;尤全刚;薛娴;张丽娟;

    防护林在维护干旱区绿洲稳定与风沙灾害防治过程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是典型的耐贫瘠多年旱生灌木,是防护林重要的乡土物种之一,而多枝柽柳的蒸腾耗水量和该地区可利用水资源间的平衡决定了其生存和生长状态。文中利用包裹式茎流计于2020年5-10月对多枝柽柳树干液流进行监测,并同步对环境因子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多枝柽柳的累计树干液流量为75.43kg,日均树干液流量为523.8g·d~(-1),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多枝柽柳树干液流速率分别与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和饱和水汽压差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浅层土壤含水量(0-40cm)和中层土壤含水量(40-160cm)无显著相关;多枝柽柳通过树干液流峰值与气象因子峰值的“滞后”效应来适应环境。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多枝柽柳对干旱逆境的适应机制,以及为干旱区生态恢复和重建过程中造林物种的选取与管理提供参考。

    2024年03期 v.38;No.307 11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404 ] |[引用频次:0 ]
  • 贵阳市地衣物种多样性研究

    龙娇;汤晓辛;乙引;石慰;周世哲;

    为了解贵阳市地衣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采用样方法和样线法进行实地调查。利用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等方法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对该研究区的地衣进行分类鉴定和整理。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地衣物种资源丰富,共发现地衣12科18属36种,包括贵州新记录科2个,新记录属2个,新记录种21个;优势科为梅衣科(Parmeliaceae)、蜈蚣衣科(Physciaceae)、石蕊科(Cladoniaceae),优势属为哑铃孢属(Heterodermia Trevis.)、石蕊属(Cladonia P. Browne)。研究区地衣根据生长形式类型分为枝状、叶状和壳状3种类型,其中叶状和枝状地衣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52.78%、36.11;根据着生基物类型分为土生、石生和树生3种类型,其中树生地衣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61.12%。该地区地衣区系被划分为世界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温带成分、泛热带成分和东亚成分5个类型;通过与贵州省内其他5个地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市与黔西南州、遵义市、黔东南州属的相似性最高,与遵义市和铜仁市种的相似性最高。该研究为贵阳市及贵州省后续对于地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024年03期 v.38;No.307 123-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67 ] |[引用频次:2 ]
  • 不同灌水定额处理下基于有效积温玉米生长状况模拟研究

    袁如芯;孟新梅;杨荣;杨庭瑞;赵经华;

    探究不同灌水定额对春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为优化克拉玛依地区春玉米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于2021年5月~9月,在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开展春玉米田间试验,研究玉米生育期内不同灌水量对株高、叶绿素、叶面积指数以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建立归一化Logistic模型,探究有效积温与玉米生长及生物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灌水定额由W1处理(225m~3/hm~2)提高至W5处理(525m~3/hm~2)时更有利于促进玉米生长;随有效积温增加,株高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叶绿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呈慢-快-慢动态变化,玉米叶面积指数拟合值和实际值拟合指数R~2>0.9,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拟合方程的标准差小于0.06,表明通过Logistic模型建立的拟合方程可以较好模拟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的变化及积累情况。W5处理(525m~3/hm~2)相对叶面积指数理想条件下的最大值高于其他处理,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时间较长,快增期内增长速率最大。灌溉水量过大或过小均会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灌水定额为525m~3/hm~2更适宜克拉玛依滴灌春玉米种植。

    2024年03期 v.38;No.307 13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70 ] |[引用频次:0 ]
  • 组态视角下红色旅游发展多元路径及区域差异研究

    刘司可;尤庆南;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新时代红色旅游稳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入研究红色旅游发展路径,对促进区域发展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基于组态视角,构建驱动红色旅游发展理论模型,对全国31个省份样本进行定性比较分析,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红色旅游发展基础、红色旅游发展资源、旅游发展创新支撑及旅游发展生态环境等不同层面的因素条件,揭示红色旅游发展的组态路径及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证实了红色旅游发展路径的多元性和异质性,以及因素条件组合的复杂性,获得了促进红色旅游高水平发展的3条组态路径,即红色资源-品质服务融合路径、循环发展-政策引导协同路径以及生态赋能-科创媒介共促路径。研究不仅能深化学界对各因素条件与红色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的非对称因果关系的认识,还为不同区域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的创新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2024年03期 v.38;No.307 144-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1164 ] |[引用频次:0 ]
  • 中国体育旅游景区效率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

    陈宇;岳游松;

    近年来体旅融合已然成为一种新趋势,如何进一步提高体育旅游景区的综合效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运用DEA模型、地理学相关方法和Tobit模型,针对2010-2022年中国49个体育旅游景区进行了效率测度,并对景区效率的时空格局、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体育旅游景区综合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由于纯技术效率低造成的,且景区规模投入的边际效应已不断递减。2)从空间上看,体育旅游景区效率呈现出东高西低的不均衡态势,东部沿海地区景区形成集聚且效率相对较高;从时间格局上看,2010-2022年体育旅游景区的规模效率整体处于高位,纯技术效率2010-2019年效率稳步提升,2020-2022年有所波动,西部地区景区、刺激冒险型景区效率提升明显。3)体育旅游景区效率受交通通达性、气候条件、当地经济环境、体育发展状况及旅游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未来景区需注重减少规模投入和体育内容的增加。

    2024年03期 v.38;No.307 152-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908 ] |[引用频次:1 ]
  • 停留时间加权的新疆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

    普拉提·莫合塔尔;程学婷;麦迪妮古丽·阿不力米提;

    以往的旅游流研究仅聚焦于以流“量”为表征的网络关系,鲜有从旅游停留时间视角考察旅游流“质”的异质性。文中以游客停留时间作为流量的权重,构建“质”、“流”兼顾的旅游流网络结构,通过网络文本分析获取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停留时间加权的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对比与传统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相对于传统旅游流网络,停留时间加权的旅游流网络密度和规模增大,网络社群数量有所减少,但其内部联系更加紧密。2)在停留时间加权的旅游流网络中,乌鲁木齐市、伊犁州等区域的旅游核心地位有所弱化,而喀什地区、阿勒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区域的地位显著提高。3)停留时间加权的旅游流网络在新疆旅游流形成机理方面更具解释力。文中研究为旅游流研究提供质和量相结合的新思路,克服传统旅游流网络中片面强调流量而忽视流质的局限性,以揭示目的地网络节点之间的实际互动关系。

    2024年03期 v.38;No.307 161-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45 ] |[引用频次:1 ]
  • 青藏高原生态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空间协同的区划研究

    高子轶;卓玛措;张俊英;宋智渊;

    生态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空间协同的区划研究对于区域整合资源优势、加强合作及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文中基于生态旅游景区和基础设施POI数据,利用密度场热点探测器、协同区位商及空间约束多元聚类模型探讨了青藏高原生态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协同水平,并以生态旅游资源和空间协同水平为基础进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旅游资源热点呈现“多核心集聚”的环状格局,餐饮设施和住宿设施热点呈现“多核心集聚+多核心分散”的格局,医疗设施和交通设施呈现“多核心分散”的格局。2)生态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的空间协同水平总体较差,餐饮设施、医疗设施的协同等级呈现“东北向西南递减”趋势,住宿设施、交通设施的协同等级呈现“东北、东南向西南递减”趋势。3)青藏高原可划分为八大旅游区,分别为:唐古拉山湖沼冰雪地旅游区(交通协同最差)、藏北高原湖沼旅游区(基础设施协同均最差)、祁连山-柴达木盆地植被景观旅游区(基础设施协同均最优)、藏南谷地非物质类文化遗存旅游区(住宿协同较差)、川西北高原物质类文化遗存旅游区(餐饮、医疗协同较差)、横断山区自然标记与自然现象旅游区(交通协同较差)、共和盆地地表形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协同均次优)、青海高原野生动物栖息地旅游区(住宿协同最优)。

    2024年03期 v.38;No.307 172-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下载次数:1000 ] |[引用频次:1 ]
  • 民族旅游社区游客价值共创行为的过程机制——贵州西江苗寨的案例

    杨洋;徐颖儿;蔡溢;陈小连;周星;

    研究基于价值共创顾客主导逻辑与VAB模型,揭示民族旅游社区游客价值共创行为的过程机制。结果表明:服务景观感知、地方认同和地方新奇正向影响游客交互态度;交互态度正向影响价值共创行为;交互态度部分中介服务景观感知、地方认同、地方新奇对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研究丰富了VAB模型与顾客主导逻辑的交叉探索,同时综合了旅游和社区地方文化多元价值,从而为民族社区游客价值共创提供新的认知视角,并对社区优化管理提出相关启示。

    2024年03期 v.38;No.307 182-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979 ] |[引用频次:2 ]
  • 遗产视角下山西省文化记忆的历史变迁及空间关系

    文春锦;侯秋凤;

    基于时间的非物质信息与基于空间的物质载体是文化记忆的两个基本维度,然而,鲜有研究探讨两者存在的空间关联和相互作用关系。以山西省为研究区域,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关联模型、重心模型等方法,从遗产视角对不同时期文化记忆的历史变迁和空间关系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遗产视角下山西省文化记忆的历史变迁具有明显的文化层叠性、社会多元性和人地关联性,生产生活方式、民族竞争融合、社会文化结构、自然地理环境是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2)山西省文化记忆存在密切的空间关联和相互作用关系,空间分布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宋辽金元时期和明清至近现代时期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空间质量耦合关系总体密切但分布不均衡。3)山西省各地级市文化记忆重心都存在一定的空间偏离,且偏离程度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和时期分异。研究区文化记忆在地理空间的多维响应,对延续山西省文化记忆,保护与协同利用遗产空间具有一定的启示。

    2024年03期 v.38;No.307 191-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31 ] |[引用频次:1 ]
  • 山地旅游安全事故致因研究——基于“三山五岳”的文本案例

    黄佳杰;巴兆祥;

    以国内外知名的“三山五岳”景区作为研究对象,搜集其相关的178个旅游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基于扎根理论对事故致因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1)山地旅游安全事故的致因根据比重依次为:人为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以及管理因素。2)致因分别对应8个子集:游客不安全行为、当地人不安全行为、天气不安全因素、陆地不安全因素、游客装备不齐全、设施设备不安全、管理水平低以及救援水平有限。3)借鉴旅游安全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结合分析的要素与逻辑,建构了山地旅游安全分析模型。以政府、企业和游客三个维度为切入,为山地旅游业提出对策建议。

    2024年03期 v.38;No.307 20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02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